嗻zhē(ㄓㄜ)
⒈ 〔唓嗻〕見“唓”。
⒉ 傳說中守廟門的鬼,西邊的稱“嗻”;東邊的稱“唓”。
嗻字UNICODE編碼U+55FB,10進制: 22011,UTF-32: 000055FB,UTF-8: E5 97 BB。
嗻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嗻zhè(ㄓㄜˋ)
⒈ 搶白,用言語阻止別人說話。
⒉ 舊時仆役對主人或賓客的應諾聲,表示“是”之意。
形聲:從口、庶聲
to screen. loquacious; (Cant.) final particle used to defend oneself or protest against others
◎ 嗻 zhē
另見 zhè
嗻【丑集上】【口部】 康熙筆畫:14畫,部外筆畫:11畫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之夜切,音蔗?!墩f文》遮也。
又《廣韻》多語之貌。
又《集韻》章恕切,音翥。語不要也。
又《集韻》《類篇》之奢切,音遮。囉嗻,多言也?;蜃髦?。
嗻【卷二】【口部】
遮也。從口庶聲。之夜切
(嗻)遮也。廣韻。嗻、多語之皃。然則遮者、謂多言遏遮人言也。從口。庶聲。之夜切。古音在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