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首頁 英語 近義詞 反義詞
    首頁字典

    噫的意思解釋

    噫
  • 拼音
  • 注音

  • 部首口部
  • 部外筆畫13畫
  • 總筆畫16畫
  • 常用字現通表 標準字體

  • 五筆KUJN
  • 倉頡RYTP
  • 鄭碼JSKW
  • 四角60036
  • 結構左右結構

  • 電碼0895
  • 區位6470
  • 統一碼566B

  • 筆順丨フ一丶一丶ノ一丨フ一一丶フ丶丶筆順噫組詞
  • 基本解釋

    基本字義

    yī(一)

    ⒈  文言嘆詞,表示感慨、悲痛、嘆息:“噫!微斯人,吾誰與歸”。噫鳴。噫嘻。

    統一碼

    噫字UNICODE編碼U+566B,10進制: 22123,UTF-32: 0000566B,UTF-8: E5 99 AB。

    噫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    造字法

    形聲:從口、意聲

    英文

    belch; alas

    詳細解釋

    基本詞義

    ài

    〈動〉

    (1) 飽食或積食后,胃里的氣體從嘴里出來并發出聲音 [belch]。如:噫氣(氣壅塞而得通;吐氣)

    (2) 呼氣;吹氣 [breathe out;exhale]。如:噫欠(噫氣和打哈欠。泛指吐氣)

    (3) 另見 yī;yí

    常用詞組

    噫嘻

    基本詞義

    基本詞義

    <嘆>

    (1) (形聲。從口,意聲。( ài)本義:出氣) 感嘆聲 [alas]

    (2) 表示悲痛或嘆息

    噫!菊之愛,陶后鮮有聞。(噫,感嘆詞,相當于現代漢語中的“唉”。)—— 宋· 周敦頤《愛蓮說》

    (3) 又如:噫乎(表示慨嘆);噫嗟(表示慨嘆);噫嗚(感慨悲嘆貌);噫噓(嘆息貌)

    (4) 表示呼告。如:噫歆(祭祀時,發聲告神來享用祭品);噫喑叱咤(大聲喝叫);噫噫(答應聲);噫興(猶噫歆);噫噫叱咤(大聲喝叫)

    (5) 表示驚異

    季恬逸道“噫!那里來的這位太太?”——《儒林外史》

    (6) 又如:噫——怪!這是誰做的飯?;噫嘻吁(表示驚異或慨嘆)

    (7) 另見 ài;yí

    常用詞組

    噫嘻

    基本詞義

    <連>

    (1) 同“抑”。表示轉折 [or]

    噫,語辭。通作抑?!都崱?/p>

    (2) 另見 yī

    康熙字典

    噫【丑集上】【口部】 康熙筆畫:16畫,部外筆畫:13畫

    〔古文〕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於其切,音醫?!队衿吠磦曇??!稄V韻》恨聲?!都崱芬鄽U聲?!抖Y·檀弓》噫?!对]》不寤之聲?!夺屛摹粪?,本又作意,於其反?!夺釢h·梁鴻傳》作五噫之歌?!对姟ぶ茼灐粪嫖赏?。《傳》噫,歎也?!都崱坊蜃饕馕@懿。

    《集韻》於希切,音衣。本作?,哀痛聲。與偯譩同。

    《集韻》隱已切,音譩。義同。

    《唐韻》於介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乙介切,音呃?!墩f文》飽食息也?!稄V韻》噫氣?!抖Y·內則》不敢噦噫嚏咳?!夺屛摹粪?,於界反?!肚f子·齊物論》大塊噫氣?!夺屛摹粪?,乙戒反,一音蔭。《集韻》或作欬。通作?。

    《集韻》於記切,音意。痛聲?;蜃髯b。

    乙力切,音億。語辭。通作億抑。

    說文解字

    說文解字

    噫【卷二】【口部】

    飽食息也。從口意聲。於介切

    說文解字注

    (噫)飽出息也。各本作飽食。今依玉篇、衆經音義訂。息、鼻息也。內則。在父母舅姑之所。不敢噦噫。莊子。大塊噫氣。其名曰風。靈樞經曰。五藏氣心主噫。按噫字亦作餩。見廣雅。玉篇、廣韻於北烏克二反。高注淮南書曰。垓讀如人飮食太多、以思下垓之垓。以思下垓之垓、乃以息上餩之餩之誤。高注多言心中滿該。亦謂此也。從口。意聲。於介切。古音在一部。論語。子曰。噫、天喪予。鄭氏毛詩。噫此皇父。噫厥哲婦。皆爲有所痛傷之聲。

    国产精品99r8在线观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