塸ōu(ㄡ)
⒈ 墓。
⒉ 沙堆。
⒊ 瓦器:“有流星大如三升塸?!?/p>
塸字UNICODE編碼U+5878,10進制: 22648,UTF-32: 00005878,UTF-8: E5 A1 B8。
塸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塸qiū(ㄑ一ㄡ)
⒈ 量詞,用于被分隔開的一塊塊的農田。
塸【丑集中】【土部】 康熙筆畫:14畫,部外筆畫:11畫
《廣韻》烏后切《集韻》於口切,音毆。沙堆。一曰墓也。
又《集韻》烏侯切,音歐。聚沙曰塸。
區【卷十二】【匸部】
踦區,藏匿也。從品在匸中。品,眾也。豈俱切
(區)踦區、逗。?韻。臧隱也。踦區猶危部、部之??。彼言傾側不安也。此言委曲包蔽也。區之義內臧多品。故引申爲區域、爲區別。古或叚丘字爲之。如區葢亦作丘葢、區宇亦作丘宇是也。或叚爲句曲字。如樂記區萌達。卽月令之句者畢出、萌者盡達也。從品在中。會意。豈俱切。古音在四部。鄭注禮記嫌名曰。若禹與雨、丘與區之類。是可證古音同邱也。品、逗。衆也。品下曰。衆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