娗tǐng(ㄊ一ㄥˇ)
⒈ 婦女子宮脫出的病。
⒉ 修長美好。
娗字UNICODE編碼U+5A17,10進制: 23063,UTF-32: 00005A17,UTF-8: E5 A8 97。
娗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娗【丑集下】【女部】 康熙筆畫:10畫,部外筆畫:7畫
《廣韻》特丁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唐丁切,音庭?!恫┭拧穵菉?,容也。
又《廣韻》《正韻》徒鼎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待鼎切,音挺?!墩f文》女出病也。一曰長好貌?;蛟宦?。
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徒典切,音殄。眡娗,不開通貌?!读凶印ちγ繁x娗諈諉。
又《集韻》他典切,音腆?!稉P子·方言》欺嫚語也。一曰偄劣。
娗【卷十二】【女部】
女出病也。從女廷聲。徒鼎切
(娗)女出病也。按病下當有容字。廣雅曰。娗娫、容也。然則謂女出而病容娗娗然也。廣韻有娗無婷。唐喬知之、杜甫詩皆用娉婷字。娉婷皆讀平聲。疑娗婷同字。長好皃。從女。廷聲。徒鼎切。十一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