寇kòu(ㄎㄡˋ)
⒈ 盜匪,侵略者,亦指敵人:盜寇。賊寇。
⒉ 侵略者來侵犯:寇邊。
⒊ 姓。
寇字UNICODE編碼U+5BC7,10進制: 23495,UTF-32: 00005BC7,UTF-8: E5 AF 87。
寇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bandit、enemy、invader
會意
bandits, thieves; enemy; invade
◎ 寇 kòu
〈動〉
(1) (會意。從宀( mián),表示與室家房屋有關,從元(人),從攴( pū),表示持械擊打。意思是手持器械的人,侵犯到房子里來打人。本義:入侵;侵犯)
(2) 同本義 [invade;plunder]
寇,暴也。與敗賊 同義(朋侵)?!墩f文》
寇賊奸宄?!稌に吹洹?。傳:“群行攻劫曰寇?!编嵶ⅲ骸皬娙榭??!?/p>
凡兵作于內為亂,于外為寇。——《左傳·文公七年》
大兵不寇?!秴问洗呵铩べF公》
匈奴背叛不臣,數為寇暴于邊鄙?!尔}鐵論·本議》
吐蕃發十萬兵寇 西川?!顿Y治通鑒》
(3) 又如:寇戎(來犯的敵軍);寇虐(侵掠殘害之行)寇鈔(攻劫掠奪);寇剽(搶劫);寇鈔(亦作“寇抄”。劫掠);寇攘(劫掠;侵擾);寇竊(搶劫;盜竊)
(4) 砍伐 [fell;cut;chop]
山木自寇也,膏火自煎也?!肚f子·人間世》
◎ 寇 kòu
〈名〉
(1) 入侵者 [invader]
西山寇盜莫相侵。——杜甫《登樓》
(2) 敵人 [enemy]
豈可復留此殘寇,使長為國家之憂者?!顿Y治通鑒》
(3) 賊兵,敵軍 [foe]
在宋城上而待 楚寇矣。——《墨子·公輸》
今寇眾我寡。——《資治通鑒》
(4) 又如:寇亂(外寇與內亂。兵起于外為寇,起于內為亂)
(5) 盜匪 [bandit]
北與寇往來其間?!巍?文天祥《指南錄后序》
(6) 又如:寇逆(賊寇,叛逆);寇劫(指行劫的群盜);寇戎(匪患與戰爭);寇奸(寇賊奸宄)
(7) 姓
寇邊,寇仇
寇【寅集上】【宀部】 康熙筆畫:11畫,部外筆畫:8畫
《唐韻》苦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丘切,音扣?!墩f文》暴也。從攴從完,當其完聚而寇之也。攴,擊也。會意?!稄V韻》鈔也?!对鲰崱烦鹨?,賊也。《易·蒙卦》不利爲寇,利禦寇?!对姟ご笱拧肥蕉艨芘??!稌に吹洹房苜\姦宄?!对]》羣行攻刼曰寇,殺人曰賊。
又《左傳·文七年》兵作於內爲亂,於外爲寇。
又《周禮》司寇,秋官,主戮理官也。
又《揚子·方言》凡物盛,多謂之寇?!豆痹]》今江東有小鳧,其多無數,俗謂之寇鳧。
又姓。宋有寇準?!稓W陽氏曰》俗作,非。
寇【卷三】【攴部】
暴也。從攴從完??嗪蚯小甲ⅰ叫戾|曰:“當其完聚而欲寇之?!?/p>
(寇)暴也。暴當是夲部之?。暴疾之字引伸爲暴亂也。從攴完。此與敗賊同意??嗲?。四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