寖jìn(ㄐ一ㄣˋ)
⒈ 古同“浸”,浸漬。
寖字UNICODE編碼U+5BD6,10進制: 23510,UTF-32: 00005BD6,UTF-8: E5 AF 96。
寖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寖qǐn(ㄑ一ㄣˇ)
⒈ 古同“寢”,睡眠。
gradually, step by step, little
寖【寅集上】【宀部】 康熙筆畫:13畫,部外筆畫:10畫
《集韻》咨林切。與浸同,漑也。
又水名。寖水,出武安縣東。
又寖漬?!肚皾h·溝洫志》西南出寖數百里。
又《漢武帝·策賢良制》寖明寖昌。
又《五音集韻》子鴆切。義同。◎按《正字通》水部十畫寖重出。詳十三畫濅字註。
寖【卷十一】【水部】
水。出魏郡武安,東北入呼沱水。從水聲。,籒文字。子鴆切
(寖)濅水。出魏郡武安。東北入呼沱水。魏郡武安、二志同。今河南彰德府武安縣縣西南五十里有武安城。前志武安下曰。?水東北至信都國東昌入虖池河。過郡五。行六百一十里。從水、聲。子鴆切。七部。按沈浸、浸淫之字多用此。作浸。、籒文。見宀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