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首頁 英語 近義詞 反義詞
    首頁字典

    徐的意思解釋

    徐
  • 拼音
  • 注音ㄒㄨˊ

  • 部首彳部
  • 部外筆畫7畫
  • 總筆畫10畫
  • 常用字常用字 現通表 標準字體

  • 五筆TWTY、TWGS
  • 倉頡HOOMD
  • 鄭碼OIOM
  • 四角28294
  • 結構左右結構

  • 電碼1776
  • 區位4876
  • 統一碼5F90

  • 筆順ノノ丨ノ丶一一丨ノ丶筆順徐組詞
  • 基本解釋

    基本字義

    xú(ㄒㄨˊ)

    ⒈  緩,慢慢地:徐步。徐緩。徐圖。徐徐。

    ⒉  姓。

    統一碼

    徐字UNICODE編碼U+5F90,10進制: 24464,UTF-32: 00005F90,UTF-8: E5 BE 90。

    徐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    漢英互譯

    gently、slowly

    相關字詞

    緩,疾

    造字法

    形聲:從彳、余聲

    英文

    slowly, quietly, calmly; composed, dignified

    詳細解釋

    基本詞義

    〈動〉

    (1) (形聲。從彳( chì),余聲。雙人旁與行走有關。本義:慢步走)

    (2) 同本義 [walk slowly]

    徐,安行也?!墩f文》

    乃徐有說?!兑住だА?。虞注:“坤為徐?!?/p>

    徐其攻而留其日?!稇饑摺に尾摺?/p>

    故其疾如風,其徐如林?!秾O子·軍爭》

    攝提運衡,徐至于射宮?!段倪x·張衡·東京賦》

    (3) 散開 [spread]

    執徐之歲,歲早旱,晚水。——《淮南子》

    詞性變化

    〈形〉

    (1) 緩慢 [gently;slowly]

    不徐不疾,得之于手而應于心?!肚f子·天道》

    入而徐趨。——《戰國策·趙策》

    此事當徐議之?!端问贰?/p>

    徐有得也?!啤?韓愈《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》

    徐而察之?!巍? 蘇軾《石鐘山記》

    余韻徐歇。

    徐以杓酌油瀝之。——宋· 歐陽修《歸田錄》

    清風徐來,水波不興?!K軾《前赤壁賦》

    (2) 又如:徐議(從容商議);清風徐來;徐回(緩慢地回旋運轉);徐行(緩慢前行);徐步(緩慢步行);徐呼(發聲舒緩的弱音);徐疾(或慢或快)

    (3) 安閑的樣子 [leisurely]

    宜為人主,安徐而重固?!秶Z》

    (4) 又如:徐言(緩言;低聲細語);徐婉(舒緩委婉);徐詳(舒緩安詳)

    (5) 全,都。通“俱” [all]

    魯人徐傷 歸父之無后也。——《公羊傳·成公十五年》

    〈名〉

    (1) 古州名。古徐州的簡稱 [Xuzhou],古九州之一。古徐州約在今江蘇、山東、安徽的部分地區。漢以后各代皆置徐州,轄地常有變更,大致都在今淮北一帶。多以彭城(今江蘇徐州市)或下邳(今江蘇邳縣)為治所

    (2) 古國名 [Xu state]

    仁義而徐亡。——《韓非子·五蠹》

    循徐魯之力。

    (3) 徐族為古代九夷之一,分布在淮河中下游地區。周初建立徐國,后為吳國所滅。如:徐方(指古徐國);徐宅(古代徐戎所居之地,指徐國)

    (4) 姓

    徐夫人(姓徐,名夫人。一個收藏匕首的人)

    (5) ——《戰國策·燕策》

    常用詞組

    徐步,徐步,徐緩,徐來,徐娘,徐圖,徐徐,徐偃王,徐州

    康熙字典

    徐【寅集下】【彳部】 康熙筆畫:10畫,部外筆畫:7畫

    《唐韻》似魚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祥余切《正韻》祥於切,序平聲。《說文》安行也?!队衿吠x也?!稜栄拧め層枴菲涮撈湫欤x容止也。《註》雍容都雅之貌?!肚f子·應帝王》其臥徐徐,其覺于于。《音義》徐徐,安穩貌。

    通作邪。《詩·鄘風》其虛其邪。《箋》邪,讀如徐?!妒琛诽撔煺?,謙虛閑徐之義。

    《廣韻》緩也。《廣雅》遲也?!睹献印纷又^之姑徐徐云爾。

    《廣韻》州名?!稌び碡暋泛a芳盎次┬熘荨!稜栄拧め尩亍窛鷸|曰徐州?!妒琛坊春if其氣寬舒,稟性安徐,故曰徐?!夺屆沸焓嬉病M翚馐婢徱?。

    國名?!蹲髠鳌ふ言辍分苡行煅佟!对]》二國皆嬴姓。

    縣名?!肚皾h·地理志》臨淮郡有徐縣。

    《爾雅·釋天》太歲在辰曰執徐。

    姓?!稄V韻》自顓頊之後,春秋時,徐偃王假行仁義,爲楚文王所滅,其後氏焉,出東海,高平,東莞,瑯邪,濮陽五望。

    說文解字

    說文解字

    徐【卷二】【彳部】

    安行也。從彳余聲。似魚切

    說文解字注

    (徐)安行也。從彳。余聲。似魚切。五部。

    国产精品99r8在线观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