慌huāng(ㄏㄨㄤ)
⒈ 急忙,不沉著:慌張。慌忙。慌亂?;偶?。
⒉ 恐懼,不安:驚慌。慌恐。心慌意亂。
⒊ 表示難以忍受:累得慌。
慌字UNICODE編碼U+614C,10進制: 24908,UTF-32: 0000614C,UTF-8: E6 85 8C。
慌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awfully、confused、flurried、flustered、unbearably
形聲:從忄、荒聲
nervous, panicky, frantic
◎ 慌 huāng
〈形〉
(1) (形聲。從心,荒聲。本義:急忙,忙亂) 同本義 [confused;flurried ;flustered;nervous]
怎這樣慌?五日內我還便罷了!——明· 夢覺道人《三刻拍案驚奇》
偏偏我們走的慌,未帶銀子?!妒┕浮?/p>
(2) 又如:走得太慌;慌不擇路(慌里慌張,顧不上選擇道路);慌慌速速(匆忙,慌張);慌速(慌張急促)
◎ 慌 huāng
〈動〉
(1) 散亡 [flee]
仆夫慌悴,散若流兮?!冻o》。王逸注:“慌,亡也。言己欲求賢人而未遭遇,仆御之人感懷愁悴,欲散亡而去,若水之流,不可復還也。”
(2) 恐懼,害怕 [fear;be afraid;dread]。如:心里慌得不行;心慌意亂;發慌;著慌;慌了手腳;慌做一團(形容極為慌張)
(3) 另見 huǎng;huang
慌忽,慌惚,慌慌,慌急,慌里慌張,慌亂,慌忙,慌神兒,慌手慌腳,慌張
◎ 慌
荒 huǎng
〈形〉
(1) 模糊;不真切 [dim;indistinct]。如:慌忽(模糊不清);慌荒(黯淡迷茫的樣子)
(2) 另見 huāng;huang
◎ 慌 huang
〈副〉
(1) 用作補語,表示難以忍受 [awfully;unbearably]。用在悶、閑、困、累、急、燙、愁、咸、鬧、煩、干、澀、苦、擠、嗆、憋、氣、熱、堵、難受等詞的后面。如:鬧得慌;累得慌
(2) 另見 huāng;huǎng
慌【卯集上】【心部】 康熙筆畫:14畫,部外筆畫:10畫
《廣韻》呼晃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虎晃切,音?!都崱窌e也。從心荒聲。本作?,或作怳恍。
又《等韻》呼廣切,音爌。義同。
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呼浪切,音荒?!都崱枫币?。
又《集韻》呼光切,音盲。《博雅》忘也。《正字通》?字之譌。
荒【卷一】【艸部】
蕪也。從艸?聲。一曰艸淹地也。呼光切〖注〗、,古文。,同荒。
(荒)蕪也。荒之言尨也。故爲蕪薉。從艸。?聲。呼光切。十部。一曰艸掩地也。周南、魯頌毛鄭皆曰。荒、奄也。此艸掩地引伸之義也。一本掩作?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