應yīng(一ㄥ)
⒈ 當、該。《詩經•周頌•賚》:“文王既勤止,我應受之。”《南史•卷三十六•江夷傳》:“人所應有盡有,所應無盡無者,其江智深乎?”
⒉ 或是、想來是,表示推測的意思。南朝陳•徐陵《走筆戲書應令詩》:“秋來應瘦盡,偏自著腰身?!碧?#x2022;杜甫《贈花卿詩》:“此曲祇應天上有,人間能得幾回聞?”
應字UNICODE編碼U+61C9,10進制: 25033,UTF-32: 000061C9,UTF-8: E6 87 89。
應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應
應yìng(一ㄥˋ)
⒈ 回答?!夺釢h書•卷十四•宗室四王三侯傳.齊武王縯傳》:“伯升笑而不應?!薄端疂G傳.第六回》:“由灑家叫喚,沒一個應?!?/p>
⒉ 允許、承諾。《樂府詩集•卷七十三•雜曲歌辭十三•古辭•焦仲卿妻》:“以我應他人,君還何所望?!薄都t樓夢•第九十六回》:“說是要救寶玉的命,諸事將就,自然應的。”
⒊ 附和。如:“裡應外合”、“同聲相應”?!妒酚?#x2022;卷四十八•陳涉世家》:“諸郡縣苦秦吏者,皆刑其長吏,殺之以應陳涉?!?/p>
⒋ 對付。如:“應世”、“隨機應變”?!肚f子•齊物論》:“樞始得其環中,以應無窮?!?/p>
⒌ 證實。如:“應驗”?!端疂G傳•第三十九回》:“這四句謠言已都應了?!薄都t樓夢•第四十九回》:“怪道昨兒晚上燈花爆了又爆,結了又結,原來應到今日?!?/p>
⒍ 適合。如:“得心應手”?!兑捉?#x2022;恆卦•彖曰》:“巽而動,剛柔皆應?!薄独蠚堖[記•第七回》:“其實,只要四五個應手的人,已經足用了?!?/p>
⒎ 接受。《管子.小匡》:“應公之賜,殺之黃泉,死且不朽?!?/p>
⒏ 姓。如明代有應元徵。
should, ought to, must
應【卯集上】【心部】 康熙筆畫:17畫,部外筆畫:13畫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於陵切,音膺?!墩f文》當也。從心聲。《徐曰》,鷹字也。本作,今作應。
又料度辭也?!短圃姟窇殻o應,皆是也。
又《周語》其叔父實應且憎?!对]》猶受也。
又國名?!独ǖ刂尽饭蕬?,因應山爲名,在汝州葉縣。
又姓。出南頓,本周武王後?!蹲髠鳌べ叶哪辍汾鯐x應韓,武之穆也。漢有應曜,與四皓偕隱,曜獨不出,八代孫應劭,集解漢書。
又通作膺?!稌の涑伞氛Q膺天命。《註》當也。
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於證切,音譍?!都崱反鹨??!稄V韻》物相應也。《易·咸卦》二氣感應以相與。
又樂名?!吨芏Y·春官·笙師應樂註》應長六尺五寸,象柷,有椎連底,左右相擊,以應柷也?!稑窌窇獦?,猶鷹之應物,其獲也小,故小鼓小舂謂之應,所以應大也。小鼙曰應鼓?!吨芏Y·春官·小師》擊應鼓?!对]》鼙也。
又天子之門曰應門?!对姟ご笱拧窂i立應門。《註》正門也。
又州名。鴈門地,唐置應州。
又葉於容切,音雍?!兑住っ韶浴吠汕笪遥緫?。初筮告,以剛中也?!蛾戀Z新語》事以類相從,聲以音相應?!虬磻郑騺斫浭方宰髌饺ザ??!墩滞ā分棺魅ヂ暎`。
應【卷十】【心部】
當也。從心聲。於陵切
(應)當也。當、田相值也。引伸爲凡相對之偁。凡言語應對之字卽用此。大徐言部增譍字。非也。諾下、讎下、唉下、對下譍字皆當改正。從心。聲。於陵切。六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