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首頁 英語 近義詞 反義詞
    首頁字典

    撲的意思解釋

    撲
  • 拼音
  • 注音ㄆㄨ

  • 部首扌部
  • 部外筆畫2畫
  • 總筆畫5畫
  • 常用字常用字 現通表

  • 五筆RHY
  • 倉頡QY
  • 鄭碼DID
  • 四角53000
  • 結構左右結構

  • 電碼2090
  • 區位3843
  • 統一碼6251

  • 筆順一丨一丨丶筆順撲組詞
  • 基本解釋

    基本字義

    撲(撲)pū(ㄆㄨ)

    ⒈  輕打,拍:撲粉。撲蠅。撲打。

    ⒉  擊拂的用具:粉撲。

    ⒊  沖:撲滅。撲救。

    ⒋  相搏擊:相撲。撲跌。

    ⒌  跌倒:撲地。

    ⒍  伏:撲在桌上看書。

    ⒎  杖,戒尺,亦為中國周代九刑之一。

    統一碼

    撲字UNICODE編碼U+6251,10進制: 25169,UTF-32: 00006251,UTF-8: E6 89 91。

    撲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    漢英互譯

    attack、flap、pounce on、rush at、snap、throw oneself on

    造字法

    形聲:從扌、卜聲

    英文

    pound, beat, strike; attack

    詳細解釋

    基本詞義

    撲 pū

    〈動〉

    (1) (形聲。左形,右聲。本義:擊,打)

    (2) 同本義 [beat;strike]

    撲,挨也?!墩f文》

    撲,擊也。——《廣雅》

    連杖曰撲。——《通俗文》

    蔭不祥之木為雷電所撲。——《淮南子·說林》

    舉筑撲秦皇帝,不中。——《史記·刺客列傳》

    吾即撲殺汝?!濉?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

    (3) 又如:撲掌(拍掌。表示驚訝、惋惜);撲作教刑(用板子責打違反禮教的人);撲刑(指教師用戒尺、教鞭之類對學生所作的體罰);撲抶(杖擊,鞭打);撲責(杖擊責罰);撲棗(擊落棗子)

    (4) 進攻 [attack]

    秦破 韓、 魏,撲師 武?!妒酚洝ぶ鼙炯o》

    (5) 拂著;拂拭 [whisk or wipe off]

    旋見雞伸頸擺撲。——《聊齋志異·促織》

    (6) 又如:撲復(撲擊);撲手(撲擊的招數);撲殄(撲滅);撲剪(撲滅鏟除)

    (7) 傾倒。通“仆” [fall]

    秦破 韓魏,撲師武。——《史記·周本紀》

    朽機懼傾撲?!n愈《納涼聯句》

    (8) 又如:撲翻身(跪下后兩手伏地,撲倒身子);撲跌(相撲,摔交);撲破(摔破;摔壞);撲殺(摔死;擊殺)

    (9) 直沖 [rush at]。如:孩子一下子撲到他媽的懷里去;老虎向山羊撲去

    (10) 賭博 [gamble]。如:撲賣(宋元時小商敗推銷用的一種博戲手法,以錢為賭具)

    (11) 盡全力 [devote]。如:一心撲在集體事業上

    (12) 〈方〉∶伏,趴 [bend over]。如:撲在桌上看地圖

    (13) 喻指煙、氣之屬直沖(人的感官) [assail]

    剖之,有如煙撲口鼻?!鳌?劉基《賣柑者言》

    (14) 又如:撲面

    詞性變化

    撲毬 pū

    〈名〉

    (1) 某些拍、拭的用具 [puff]。如:粉撲;毬撲

    (2) 棰杖 [rod]

    永泰中,余任 洛陽丞,以撲抶軍騎?!?唐· 韋應物《示從子河南尉班》

    〈名〉

    (1) 鞭子;戒尺。古代體罰用具 [whip;teacher’s ruler for beating pupils]

    執敲撲而鞭笞天下,威振四海?!獫h· 賈誼《過秦論》

    (2) 又如:撲罰(以鞭撲來懲罰);撲撻(鞭打)

    常用詞組

    撲奔,撲鼻,撲哧,撲噠,撲打,撲地,撲跌,撲冬,撲斗,撲粉,撲粉,撲罰,撲擊,撲救,撲克,撲空,撲拉,撲棱,撲臉兒,撲嚕,撲落,撲滿,撲面,撲滅,撲閃,撲扇,撲朔,撲朔迷離,撲簌簌,撲騰,撲騰,撲通,撲心撲肝,撲責

    康熙字典

    撲【卯集中】【手部】 康熙筆畫:6畫,部外筆畫:2畫

    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普木切,鋪入聲。與攴同。小擊也,打也?!稇饑摺啡魮湟蝗耍魭垡蝗??!妒酚洝ご炭蛡鳌犯邼u離舉筑撲秦皇帝,不中。

    杖也?!稌に吹洹窊渥鹘??!秱鳌窊?,榎楚也,不勤道業則撻之。《禮·月令》司徒搢撲北面誓之?;蜃鲹?。

    《集韻》匹角切,音璞。與?同。亦擊也?;蜃?。

    《類篇》匹切,剖去聲??垡?。

    《集韻》拍逼切。同揊。見揊字註。(撲)《唐韻》蒲角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弼角切,音雹?!墩f文》挨也。《廣韻》相撲也。

    《增韻》踣也。《韓愈·納涼聮句》朽杌懼傾撲?;蜃?。

    《集韻》匹角切,音璞。與?同。擊也。

    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普木切《正韻》普卜切,與攴同。小擊也?!稌けP庚》若火之燎于原,不可嚮邇,其猶可撲滅。

    杖也。與撲同?!盾鲪偵觇b》桎梏鞭撲,以加小人。

    《荀子·臣道篇》若馭撲馬。《註》未調習之馬。

    《集韻》博木切,音卜。拭也。

    說文解字

    說文解字

    撲【卷十二】【手部】

    挨也。從手菐聲。蒲角切

    說文解字注

    (撲)挨也。撲與撲?、義皆別。今人溷之。廣韻一屋云。拂箸。今義也。從手。?聲。蒲角切。廣韻普木切。一部。

    国产精品99r8在线观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