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首頁 英語 近義詞 反義詞
    首頁字典

    抄的意思解釋

    抄
  • 拼音chāo
  • 注音ㄔㄠ

  • 部首扌部
  • 部外筆畫4畫
  • 總筆畫7畫
  • 常用字常用字 現通表 標準字體

  • 五筆RITT
  • 倉頡QFH
  • 鄭碼DKM
  • 四角59020
  • 結構左右結構

  • 電碼2113
  • 區位1913
  • 統一碼6284

  • 筆順一丨一丨ノ丶ノ筆順抄組詞
  • 基本解釋

    基本字義

    chāo(ㄔㄠ)

    ⒈  謄寫,照原文寫:抄本。抄寫。抄襲。傳抄。

    ⒉  搜查而沒收:抄沒(mò)。抄家。抄斬。

    ⒊  走簡捷的路:抄近。抄小道。包抄。

    ⒋  同“綽”2。

    統一碼

    抄字UNICODE編碼U+6284,10進制: 25220,UTF-32: 00006284,UTF-8: E6 8A 84。

    抄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    漢英互譯

    copy、lift、search、transcribe

    造字法

    形聲:從扌、少聲

    英文

    copy, confiscate, seize

    詳細解釋

    基本詞義

    chāo

    〈動〉

    (1) (形聲。從手,少聲。本義:叉取)

    (2) 同本義 [take up with a fork]

    (3) 掠取,搶掠 [rob]。如:抄暴(以武力掠取);抄奪(搶劫掠奪);抄掠(搜劫他人財物)

    (4) 抄寫 [copy;transcribe]。如:抄集(抄錄編集);抄白(抄本;副本)

    (5) 搜查并沒收 [search and confiscate]

    而抄捕南海館之報忽至。——清· 梁啟超《譚嗣同傳》

    (6) 又如:抄籍(抄沒并登記歸公);抄沒(查抄沒收)

    (7) 從側面繞過去 [outflank]。如:抄擊(繞道擊敵);抄近(走近路)

    (8) 兩手交叉在胸前或背后插在袖筒里 [fold (one's arms)]。如:抄手;抄著腰(叉著腰)

    (9) 順手牽羊拿走 [go off with]。如:誰把我的字典抄走了

    (10) 迅速拿起 [take up]。如:抄起一把鍬就走了

    詞性變化

    chāo

    〈名〉

    匙子;小勺 [spoon;ladle]

    兩個初煨黃栗子,半抄新炒白芝麻。——《清史稿》

    常用詞組

    抄報,抄本,抄查,抄道,抄道,抄道兒,抄稿,抄化,抄家,抄家滅門,抄近路,抄錄,抄身,抄手,抄手兒,抄書,抄送,抄襲,抄寫,抄造,抄斬

    康熙字典

    抄【卯集中】【手部】 康熙筆畫:8畫,部外筆畫:4畫

    《唐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楚交切《集韻》初交切,與鈔同。叉取也?!抖鸥υ姟凤埑呑影住!俄n愈詩》匙抄爛飯穩送之。

    《廣韻》略取也?!段褐尽ぬ婕o註》抄略諸郡。

    《增韻》謄寫也?!锻ㄋ孜摹氛谌≈^之抄,寫錄之目亦謂之抄。

    姓。明永樂中有舉人抄思。

    《集韻》楚絞切,音炒。抄掠也。

    《唐韻》初教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楚教切,鈔去聲。亦略取也。

    《集韻》桑何切,音娑。摩挱之挱亦省作抄?!都崱坊蜃鲹肌1咀麾n。

    說文解字

    說文解字

    劋【卷四】【刀部】

    絕也。從刀喿聲?!吨軙吩唬骸疤煊脛そ^其命?!弊有∏?/p>

    說文解字注

    (劋)絕也。夏書甘誓。天用劋絕其命。天寶巳前本如是。釋文曰劋子六反。玉篇子小反。馬本作剿。宋開寶巳前本如是。今玉篇劋子小切。絕也。剿同上。此顧希馮之舊也。自衞包改劋爲勦。以刀部訓絕之字。改爲力部訓勞之字。於是五經文字力部曰。勦見禮記。又見夏書。而刀部反無剿字。開寶中改釋文劋爲勦、剿爲巢。羣經音辨、集韻等皆云勦、絕也。重紕貤繆。莫能諟正。葢衞包當日改劋爲從刀之剿猶可說也。改爲從力之勦則不可說矣。王莽傳。郭欽封劋胡子。又詔曰。將遣大司空征伐劋絕之矣。此用夏書也。外戚傳。命樔絕而不長。此假借字也。說文水部?、讀若夏書天用勦絕。此必淺人以衞包本改之也。曲禮。毋剿說。字從刀、不從力。從刀。喿聲。子小切。二部。周書曰。周者夏之誤。天用劋絕其命。

    国产精品99r8在线观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