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首頁 英語 近義詞 反義詞
    首頁字典

    掏的意思解釋

    掏
  • 拼音tāo
  • 注音ㄊㄠ

  • 部首扌部
  • 部外筆畫8畫
  • 總筆畫11畫
  • 常用字常用字 現通表 標準字體

  • 五筆RQRM、RQTB
  • 倉頡QPOU
  • 鄭碼DREZ
  • 四角57020
  • 結構左右結構

  • 電碼2223
  • 區位4445
  • 統一碼638F

  • 筆順一丨一ノフノ一一丨フ丨筆順掏組詞
  • 基本解釋

    基本字義

    tāo(ㄊㄠ)

    ⒈  挖:掏一個洞。

    ⒉  探?。禾湾X。掏腰包。

    統一碼

    掏字UNICODE編碼U+638F,10進制: 25487,UTF-32: 0000638F,UTF-8: E6 8E 8F。

    掏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    漢英互譯

    draw out、hollow out、pull out

    造字法

    形聲:從扌、聲

    英文

    take out; pull out; clean out

    詳細解釋

    基本詞義

    tāo

    〈動〉

    (1) (形聲。從手,匋( táo)聲。本義:挖取)

    (2) 同“搯”。挖取 [dig;hollow out]。如:掏炭(挖煤);掏個洞

    (3) 探手取物 [pull out;fish out]。如:掏錢;掏口袋;掏麻雀窩

    常用詞組

    掏包,掏槽,掏腸剖肚,掏底,掏摸,掏心,掏腰包

    康熙字典

    掏【卯集中】【手部】 康熙筆畫:12畫,部外筆畫:8畫

    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徒刀切,音桃。擇也,抒也。

    《集韻》他刀切,音叨。捾也。同搯。

    說文解字

    說文解字

    搯【卷十二】【手部】

    捾也。從手舀聲?!吨軙吩唬骸皫熌藫??!睋喺?,拔兵刃以習擊刺?!对姟吩唬骸白笮覔啞!蓖恋肚?/p>

    說文解字注

    (搯)捾也。魯語。公父文伯母戒文伯之妾曰。無洵涕。無搯膺。韋注。搯、叩也。膺、胷也。按韋注卽俗所謂椎心。喪禮有擗拊心也。則叩胷亦未爲失。此正謂哀之甚。如欲挑出心肝者然。韋衹言其大致而已。今人俗語亦云搯出。文選長笛賦。搯膺擗摽。李善引國語及韋注而云苦洽反。殊誤??嗲⑶挟斒瞧帧呐`聲。爪刺也。下引魏書程昱傳。昱於魏武前忿爭。聲氣忿高。邊人掐之乃止。是則從臽之掐。於搯膺豪不相涉也。韓子文搯擢胃腎、亦是用搯膺字。通俗文。捾出曰掏。爪按曰掐。掏卽搯也。許不錄掐。從手。舀聲。土刀切。古音在三部。周書曰。師乃搯。尙書大誓文。漢大誓有今文、古文之別。合於伏生二十八篇者、後得之大誓。今文也。馬鄭所注者、孔壁之大誓。古文也。尙書大傳。師乃慆。鄭云。慆、喜也。此今文大誓也。許所偁作師乃搯。此古文大誓也。如古文流爲雕、今文作流爲烏之比。詳古文尙書撰異。搯者、?兵刃?習擊刺也。?各本作拔。詩淸人釋文引作抽。今據正。此釋大誓搯字之義。以明與訓捾之搯不同也。凡說文旣說字義而引經又釋其義者、皆以明說經與說字不同。如圛訓回行、商書之曰圛則訓圛者雲半有半無。?訓以土增大道、唐書之朕?讒說殄行則訓?疾惡也。?訓火不明、周書之布重?席則訓織蒻席也。此亦同此例。搯本訓捾、而大誓之搯訓抽兵刃以習擊刺。搯與抽同。於六書爲叚借。故必箸之。詩曰。左旋右?。左右當作又。?各本作搯。自陸氏作詩音義時巳誤。今正。此引詩鄭風淸人文爲抽兵刃之證也。毛曰。右抽者、抽矢以?。箋云。御者習旋車。車右抽刃。引之證軍中有此儀。武王丙午逮師。尙未渡孟津。故抽兵刃習擊刺。凡引經說字。不必見本字。如引突如其來如證不順忽出、引龍戰于野證陰極陽生、引先庚三日證庚更事也皆是此例。此又引抽證抽耳。若作右搯、則詩曰左旋右搯六字當在周書曰師乃搯之下。而今本爲不辭。

    国产精品99r8在线观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