擣dǎo(ㄉㄠˇ)
⒈ 舂、撞擊,通“搗”。
⒉ 衝擊,攻破:批亢擣虛。
擣字UNICODE編碼U+64E3,10進制: 25827,UTF-32: 000064E3,UTF-8: E6 93 A3。
擣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hull; thresh; beat, attack
擣【卯集中】【手部】 康熙筆畫:18畫,部外筆畫:14畫
《唐韻》《正韻》都晧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覩老切,音倒。《說文》本作。手椎也?!抖Y·內·則》擣珍取牛羊麋鹿麕之肉,必脄。一曰築也,敲也,舂也?!对姟ば⊙拧肺倚膽n傷,惄焉如擣。
又《揚子·方言》依也?!豆痹]》謂可依倚之也。
又《集韻》留切,音稠。聚也?!妒酚洝敼k傳》上有擣蓍,下有神龜。《註》擣,古稠字。擣蓍卽藂蓍。○按《字彙》改從木,入木部檮字。註誤?;蜃鲹v。
又作捯。俗作?。
擣【卷十二】【手部】
手推也。一曰築也。從手聲。都皓切
(擣)手椎也。以手爲椎而椎之。一曰築也。木部曰。築、也。二篆爲轉注。築者必用築。非徒手也。故爲別。從手。聲。都晧切。古音在三部。小徐本篆作?。解云壽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