杓sháo(ㄕㄠˊ)
⒈ 同“勺”。
杓字UNICODE編碼U+6753,10進制: 26451,UTF-32: 00006753,UTF-8: E6 9D 93。
杓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杓biāo(ㄅ一ㄠ)
⒈ 古代指北斗第五、六、七顆星。亦稱“斗柄”。
⒉ 拉開。
⒊ 擊。
bail
原為形聲
handle of cup, ladle, spoon; name of a constellation
◎ 杓 biāo
名
(1) 斗杓 [the handle of Big Dipper]古代對北斗七星柄部的三顆星——玉衡(北斗五,大熊座ε)、開陽(北斗六、大熊座ζ)和搖光(北斗七,大熊座η)的稱呼
(2) 獨木小橋 [single-plank bridge]
杓,以橫木渡于溪澗之上,但使人跡可通也?!n拙《論人物橋杓四時之景》
◎ 杓 sháo
〈名〉
(1) 杓子 [dip-iron]
將行于杯杓?!稘h書·息夫躬傳》
徐以杓酌油瀝之,自錢孔入,而錢不濕。——宋· 歐陽修《賣油翁》
(2) 又如:杓棒(頭部像勺子樣彎曲的擊球棍);杓口(烹飪技術);杓俫(罵人的話。蠢貨,傻瓜)
杓【辰集中】【木部】 康熙筆畫:7畫,部外筆畫:3畫
《唐韻》《正韻》甫遙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遙切,音標?!墩f文》斗柄也?!肚皾h·天文志》一至四爲魁,五至七爲杓?!堵芍尽酚窈忤冀ㄌ熘V也。
又引也?!痘茨献印さ缿枴房鬃觿盆紘T之關而不以力聞。
又繫也?!痘茨献印け杂枴妨枞苏邉?,待人者敗,爲人杓者死。
又《集韻》丁歷切,音嫡。標的也?!肚f子·庚桑楚》我其杓之人耶。
又《集韻》多嘯切,音弔。義同。
又《集韻》皮招切,音漂。亦斗柄也。
又《說文》《唐韻》《集韻》市若切《韻會》是若切,音勺?!缎煦C曰》以爲桮杓之杓,所以抒挹也。《史記·項羽紀》沛公不勝桮杓?!墩崱纷魃炎魄?,誤。
又《唐韻》丁了切,貂上聲?!妒酚洝ぬ旃贂疯茧吶缋K?!端麟[》時酌切。
又《篇?!仿毬郧?,音勺。橫木橋。
杓【卷六】【木部】
枓柄也。從木從勺。甫搖切〖注〗臣鉉等曰:今俗作市若切。又,以爲桮杓之杓。
(杓)枓柄也。枓柄者、勺柄也。勺謂之枓。勺柄謂之杓。小雅言西柄之揭。大雅傳曰。大斗長三尺。張儀傳。令工人作爲金斗。長其尾。令可以擊人。天官書、天文志皆云。杓攜龍角??韰⑹住1倍芬恢了臓懣?。羹枓。五至七爲杓。枓柄也。從木。勺聲。甫遙切。二部。按索隱引說文匹遙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