楂zh?。è莹冢?/p>
⒈ 〔山楂〕a.落葉喬木,果實球形,紅色有白點,味酸,可食;b.這種植物的果實。亦作“山查”。
楂字UNICODE編碼U+6942,10進制: 26946,UTF-32: 00006942,UTF-8: E6 A5 82。
楂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楂chá(ㄔㄚˊ)
⒈ 同“茬”。
⒉ 水中木筏:“窮岸有盤楂”。
形聲:從木、查聲
a raft, to hew, to fell trees
◎ 楂 chá
〈名〉
(1) 水中木筏 [wood raft]
窮岸有盤楂。——何遜《度連圻》
(2) 同“槎” [stubble]
(3) 另見 zhā
◎ 楂
樝 zhā
〈名〉
(1) 果木名 [hawthorn;may tree],指薔薇科山楂、野山楂一類的植物。果實紅色、味酸,可食,也可入藥
云山得伴松檜老,霜雪自困楂梨粗?!巍?蘇軾《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》
(2) 另見 chá
楂【辰集中】【木部】 康熙筆畫:13畫,部外筆畫:9畫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鋤加切。同查。詳查、槎註。
又楂楂,鵲聲。《韓愈·雜詩》鵲鳴聲楂楂。
又果名。與柤同?!读谠べ泟⒂礤a張署詩》傖父饋酸楂。
又《韻會》引歐陽氏曰:張騫乗槎,乃此楂字。亦通作查。
柤【卷六】【木部】
木閑。從木且聲。側加切
(柤)木閑也。門部曰。閑、闌也。廣雅曰。柤樘柱距也。距當作歫、止也。從木。且聲。側加切。按當依廣雅士加切。古音在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