榆yú(ㄩˊ)
⒈ 落葉喬木,實扁圓,木材堅實,可制器具或供建筑用:榆莢。榆錢兒(即“榆莢”,像小銅錢)。榆面(以榆皮磨制成粉,用為黏劑)。榆塞(古稱邊塞植榆,故稱邊塞為“榆塞”)。桑榆暮景。
⒉ 姓。
榆字UNICODE編碼U+6986,10進制: 27014,UTF-32: 00006986,UTF-8: E6 A6 86。
榆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榆
形聲:從木、俞聲
elm tree
◎ 榆 yú
〈名〉
(1) 榆樹[elm]
榆,白枌?!墩f文》。按,榆皮色赤,其白者為枌也。莢可食,亦可為醬。
堇萱枌榆。——《禮記·內則》
我決起而飛搶榆枋?!肚f子·逍遙游》
(2) 落葉喬木,葉卵形,花有短梗,木材可供建筑或制器械、家具等。如:榆枋(借喻見識淺陋;也指眼界狹小);榆莢(古代錢幣名稱,漢代鑄造)
榆莢,榆木,榆木腦袋,榆錢,榆錢兒
榆【考證·辰集中】【木部】 康熙筆畫:13畫,部外筆畫:9畫
〔《禮·內則》菫荁枌楡,兔薧滫以滑之?!持斦赵耐酶拿狻?/p>
榆【卷六】【木部】
榆,白枌。從木俞聲。羊朱切
(榆)榆白、枌。見釋木。陳風東門之枌傳云。枌、白榆也。然則釋木榆白爲逗、枌爲句、顯然。許意亦如此讀。別榆一穜以起下也。榆莢可食。亦可爲?。酉部所謂?也。從木。俞聲。羊朱切。古音在四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