橇qiāo(ㄑ一ㄠ)
⒈ 古代人在泥路上行走所乘的東西。
⒉ 在冰雪上滑行的工具:冰橇。雪橇。
橇字UNICODE編碼U+6A47,10進制: 27207,UTF-32: 00006A47,UTF-8: E6 A9 87。
橇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pry
形聲:從木、毳(cuì)聲
a sledge for transportation
◎ 橇 qiāo
〈名〉
(1) (形聲。從木,毳( cuì)聲。本義:古代在泥路上行走所乘之具)
(2) 同本義 [sledge;sled]
陸行乘車,水行乘船,泥行乘橇?!妒酚洝は谋炯o》。?
(3) 在冰雪上滑行的工具 [sleigh]。如:雪橇
橇【辰集中】【木部】 康熙筆畫:16畫,部外筆畫:12畫
《唐韻》起囂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丘妖切,音蹺?!短祈崱诽ふ小?/p>
又禹所乘也?!妒酚洝は谋炯o》泥行乗橇?!睹峡翟弧非列稳缁?,?行泥上。
又《唐韻》巨憍切,音趫。同蹻?!侗阕印るs應》乗蹻可以周流天下。
又子劣切,音蕝。義同。
又《韻會》充芮切。同毳。《前漢·溝洫志》泥行乗毳?!稁煿旁]》毳讀如本字。
橋【卷六】【木部】
水梁也。從木喬聲。巨驕切
(橋)水梁也。水梁者、水中之梁也。梁者、宮室所以關舉南北者也。然其字本從水。則橋梁其本義而棟梁其假借也。凡獨木者曰杠。騈木者曰橋。大而爲陂陀者曰橋。古者挈臯曰井橋。曲禮。奉席如橋衡。讀若居廟反。取高舉之義也。從木。喬聲。巨驕切。二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