歹dǎi(ㄉㄞˇ)
⒈ 不好、壞、惡:歹人。歹意。歹毒(陰險狠毒)。
歹字UNICODE編碼U+6B79,10進制: 27513,UTF-32: 00006B79,UTF-8: E6 AD B9。
歹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bad、evil、vicious
好
象形
bad, vicious, depraved, wicked
◎ 歹 dǎi
〈形〉
(1) (象形。本作“歺”,音 è。甲骨文字形,象有裂縫的殘骨。隸變作“歹”?!按酢笔菨h字部首之一,從“歹”的字多與死、壞或不吉祥等義有關。①( è)本義:殘骨?!墩f文》:“ 列骨之殘也?!?②壞)
(2) 壞。與“好”相對 [bad;evil]
莫怕!莫怕!我們不是歹人,我們是取經的和尚。——《西游記》
父親做歹事,誤我受此重罪。——《宣和遺事》
(3) 又指[身體]不健康的
秦氏有幾日好些,也有幾日歹些?!都t樓夢》
(4) 在道德方面嚴重腐敗的 [wicked]。如:歹徒(壞人;惡棍)
(5) 帶有險惡特點的 [evil]。如:歹毒(陰險狠毒)
◎ 歹 dǎi
〈名〉
(1) 奸細,有異心的人 [spy]
“歹”者,北以是名反側奸細之稱。——文天祥《上江淮詩序》
(2) 不端行為 [misdeeds]。如:為非作歹
歹毒,歹人,歹徒,歹心,歹意
歹【辰集下】【歹部】 康熙筆畫:4畫,部外筆畫:0畫
〔古文〕。同,俗省。本作,隷作歺。《俗書正誤》歹,音遏?!堕L箋》今誤讀等在切,爲好字之反。字原從卜從冂作。
歺【卷四】【歺部】
骨之殘也。從半冎。凡歺之屬皆從歺。讀若櫱岸之櫱。,古文歺。五割切〖注〗徐鍇曰:“冎,剔肉置骨也。歺,殘骨也。故從半冎。”臣鉉等曰:義不應有中一。秦刻石文有之。〖注〗。
(歺)骨之殘也。刀部曰。、分解也。殘當作?。許殘訓賊。?訓餘。後人輒同之也。從半冎。冎、剔人肉置其骨也。半冎則骨殘矣。鉉曰。不當有中一。秦刻石文有之。凡歺之屬皆從歺。讀若櫱岸之櫱。櫱岸未聞。櫱當作屵。屵者、岸高也。五割切。櫱音同。葢轉寫者以其音改其字耳。十五部。五經文字、九經字樣音兢。非。
()古文歺。古文殂、古文殪、古文死、古文伊皆從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