沝zhuǐ(ㄓㄨㄟˇ)
⒈ 二水。
⒉ 水。
沝字UNICODE編碼U+6C9D,10進制: 27805,UTF-32: 00006C9D,UTF-8: E6 B2 9D。
沝字由兩個水字組成,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沝zǐ(ㄗˇ)
⒈ 灘磧聚集的地方。
沝【巳集上】【水部】 康熙筆畫:8畫,部外筆畫:4畫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之壘切,音捶?!墩f文》二水也。《類篇》閩人謂水曰沝?!鸢脆検弦卓矤懰?,水作沝。郭忠恕佩觿集,音義一而體別,水爲沝,火爲。是水與沝音義同,與《說文》小異。至楊愼轉注古音,沝音委,義如禮記或原或委之委?!墩f文》字原,沝,古流字。皆曲說,今不從。
沝【卷十一】【沝部】
二水也。闕。凡沝之屬皆從沝。之壘切
(沝)二水也。卽形而義在焉。闕。此謂闕其聲也。其讀若不傳。今之壘切者、以意爲之。凡沝之屬皆從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