泭fú(ㄈㄨˊ)
⒈ 古同“桴”,筏子。
泭字UNICODE編碼U+6CED,10進制: 27885,UTF-32: 00006CED,UTF-8: E6 B3 AD。
泭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a raft
◎ 泭 fú
〈名〉
小筏子 [raft]
庶人乘泭?!稜栄拧?/p>
泭,編木以渡也?!墩f文》
乘泛泭以下流?!冻o·九章·惜往日》。注:“編竹木曰泭。楚人曰泭, 秦人曰撥?!?/p>
江之水也,不可方思?!对姟ぶ苣稀h廣》。傳:“方,泭也?!?/p>
泭【巳集上】【水部】 康熙筆畫:9畫,部外筆畫:5畫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芳無切,音敷。《說文》編木以渡也。一曰小木栰也?!稜栄拧め屟浴肤硾娨?。
又《釋水》庶人乗泭?!稉P子·方言》泭謂之?!对]》小筏曰泭。
又與桴通。《論語》乗桴浮於海。
又《廣韻》防無切《集韻》馮無切,音扶。義同。一曰水上泭漚?!都崱芬嘧鳀?。
泭【卷十一】【水部】
編木以渡也。從水付聲。芳無切
(泭)編木?渡也。周南。江之永矣。不可方思。傳曰。方、泭也。卽釋言之舫、泭也。爾雅字多從俗耳。釋水曰。大夫方舟。士特舟。庶人乘泭。方言曰。泭謂之。謂之筏。筏、秦晉之通語也。廣韻曰。大曰、曰筏。小曰泭。按論語乘桴于海。假桴爲泭也。凡竹木蘆葦皆可編爲之。今江蘇、四川之語曰。從水。付聲。芳無切。古音在四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