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首頁 英語 近義詞 反義詞
    首頁字典

    澀的意思解釋

    澀
  • 拼音
  • 注音ㄙㄜˋ

  • 部首氵部
  • 部外筆畫7畫
  • 總筆畫10畫
  • 常用字次常用字 現通表

  • 五筆IVYH
  • 倉頡ESIM
  • 鄭碼VYSI
  • 四角37111
  • 結構左右結構

  • 電碼3396
  • 區位4112
  • 統一碼6DA9

  • 筆順丶丶一フノ丶丨一丨一筆順澀組詞
  • 基本解釋

    基本字義

    澀(澀)sè(ㄙㄜˋ)

    ⒈  不光滑,不滑溜:輪軸發澀。

    ⒉  一種使舌頭感到不滑潤不好受的滋味:苦澀。這個柿子很澀。

    ⒊  文字難讀難懂,不流暢:晦澀。生澀。澀訥。

    統一碼

    澀字UNICODE編碼U+6DA9,10進制: 28073,UTF-32: 00006DA9,UTF-8: E6 B6 A9。

    澀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    漢英互譯

    acerbity

    相關字詞

    造字法

    形聲:從水、聲

    英文

    astringent; harsh; uneven, rough

    詳細解釋

    基本詞義

    澀、濇、澁 sè

    〈形〉

    (1) (形聲。從水,歰聲。聲符(歰 sè)為本字,象四只腳兩兩相抵,表示不滑,是會意字。本義:不滑溜)

    (2) 同本義 [unsmooth]

    濇,不滑也?!墩f文》

    短而濇?!端貑枴ぶ琳嬉笳摗?/p>

    濇,文歰,今作澀,不滑也?!兑磺薪浺袅x》

    始余有佩刀甚良,至是澀不可拔?!獎⒂礤a《砥石賦·序》

    (3) 又如:澀噎(因不滑潤而梗噎);澀道(刻有花紋的傾斜石砌);澀巴巴(形容不滑潤);澀浪(古代宮墻基壘石凹入,作文紋狀);澀脈(脈動往來不流利,虛細而遲)

    (4) 味不甘滑 [puckery;astringent]

    酸澀如棠梨。——杜甫《病桔》

    (5) 又如:澀苦(又澀又苦);澀赤(干澀發紅);澀重(干澀沉重)

    (6) 說話、寫文章遲鈍艱難、生硬、不流暢 [obscure]

    生而舌短,澀于言論?!端螘つ峡ね?劉)義宣傳》

    (7) 又如:生澀(言詞、文字等不流暢);文句艱澀;澀筆(看似擬古不流利,實則莊茂而沉著有力的筆法);澀僻(文詞生澀冷僻);澀辭(言語遲鈍);澀體(艱澀難讀、自成一格的文章體式)

    (8) 道路險阻;不通暢的 [difficult]

    冰泉冷澀弦凝絕,凝絕不通聲暫歇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

    (9) 又如:澀難(險阻);澀道(無級次的石砌陡斜小路);澀滯(險阻;不通暢)

    (10) 急[fast]。如:澀奈(澀耐。心意不安,羞漸,差澀)

    常用詞組

    澀剌剌,澀滯

    康熙字典

    澀【巳集上】【水部】 康熙筆畫:16畫,部外筆畫:12畫

    《唐韻》《韻會》色立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色入切,音濇。與歰同?!墩f文》不滑也?!讹L俗通·十反篇》冷澀比干寒蜒。

    牆疊石作水文爲澀浪?!稖赝ン拊姟窛烁…偲?。

    竹名。《范成大·桂海草木志》澀竹,膚麤澀如砂紙?!都崱坊蜃鳛i澁。字原作刃下止。

    說文解字

    說文解字

    濇【卷十一】【水部】

    不滑也。從水嗇聲。色立切

    說文解字注

    (濇)不滑也。止部曰。歰、不滑也。然則二字雙聲同義。七發。邪氣襲逆。中若結轖。此假轖爲濇也。從水。聲。色立切。按當依職韻所力切。一部。

    国产精品99r8在线观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