瀸jiān(ㄐ一ㄢ)
⒈ 泉水時流時止。
⒉ 浸漬。
⒊ 沾濕:“揚波不能瀸其羽?!?/p>
⒋ 和洽:“瀸于民心,遂于四方。”
⒌ 疾病互相傳染。
瀸字UNICODE編碼U+7038,10進制: 28728,UTF-32: 00007038,UTF-8: E7 80 B8。
瀸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瀸【巳集上】【水部】 康熙筆畫:21畫,部外筆畫:17畫
《唐韻》子廉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將廉切,音尖。《爾雅·釋水》泉一見一否爲瀸?!对]》瀸,纔有貌。《疏》言泉水有時出見,有時不出而乾涸也。
又漬也,洽也?!痘茨献印ひ浴窞対婕∧w。
又滅也,通殲。《公羊傳·莊十七年》夏齊人瀸于遂。《傳》瀸者何,瀸漬也,衆殺戍者也。二傳作殲。
又通漸?!妒酚洝ぬ旃贂窞屌_星,近天漢。一作漸臺。
又《集韻》思廉切,音纖。義同。
瀸【卷十一】【水部】
漬也。從水韱聲?!稜栄拧吩唬骸叭灰娨环駹憺?。”子廉切
(瀸)漬也。公羊傳莊十七年。齊人瀸于遂。瀸者何。瀸、積也。衆殺戍者也。積本又作漬。何曰。積死非一之辭。按傳文及說文皆當作積爲長。許云漬、漚也。瀸篆不與漬篆聯??梢灾S說矣。從水。韱聲。子廉切。七部。爾雅曰。泉一見一不爲瀸。釋水文。此與上文別一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