獳nòu(ㄋㄡˋ)
⒈ 發怒的(狗)。
⒉ 姓。
獳字UNICODE編碼U+7373,10進制: 29555,UTF-32: 00007373,UTF-8: E7 8D B3。
獳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獳rú(ㄖㄨˊ)
⒈ 〔朱獳〕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像狐貍而長有魚鰭的野獸。
looking like a fierce dog; angry
獳【巳集下】【犬部】 康熙筆畫:18畫,部外筆畫:14畫
《唐韻》奴豆切《集韻》乃豆切,音耨?!墩f文》怒犬貌。讀若耨?!队衿啡?。
又《唐韻》乃侯切《廣韻》奴鉤切《集韻》奴侯切,音羺。義同?!渡胶=洝啡绔A犬。《註》獳犬,怒犬也?!斗稒w·蜀都賦》叫窱之獳。
又人名。《左傳·僖二十八年》曹伯之豎侯獳。
又《廣韻》人朱切《集韻》汝朱切,音儒?!渡胶=洝饭⑸接蝎F,狀如狐而魚翼,名曰朱獳。其鳴自叫。見則其國有恐?!都崱繁咀?。
獳【卷十】【犬部】
怒犬皃。從犬需聲,讀若槈。奴豆切。又,乃矦切
(獳)怒犬皃。從犬。需聲。讀若槈。奴豆切。又乃矦切。四部。或作?者、譌字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