矰zēng(ㄗㄥ)
⒈ 古代用來射鳥的拴著絲繩的短箭:“矰矢、茀矢,用諸弋射。”
⒉ 泛指短箭:“帝俊賜羿彤弓素矰,以扶下國?!?/p>
矰字UNICODE編碼U+77F0,10進制: 30704,UTF-32: 000077F0,UTF-8: E7 9F B0。
矰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形聲:從矢、曾聲
arrow with attached silk cord
◎ 矰 zēng
〈名〉
(1) (形聲。從矢,曾聲。矢指箭。本義:古代射鳥用的拴著絲繩的箭)
(2) 同本義 [arrow for shooting birds]
矰,矰射矢也?!墩f文》
矰,箭也。——《廣雅》
矰矢矰矢用諸矰射。——《周禮·司弓矢》
宛路之矰。——《呂氏春秋·直諫》
走者可以為罔,游者可以為綸,飛者可以為矰?!妒酚洝?/p>
(3) 又如:矰矢(箭名。古代八矢之一,用以射飛鳥);矰矰(用絲繩系住石制箭頭的射鳥工具)
(4) 短箭 [short arrow]
萬人以為方陣,皆白裳、白矰、素甲、白羽之矰,望之如荼?!秶Z》
(5) 又如:矰弋(矰矰,矰繳。系有絲繩、弋射飛鳥的短箭。比喻暗害人的手段)
矰【午集中】【矢部】 康熙筆畫:17畫,部外筆畫:12畫
《唐韻》作滕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咨騰切《正韻》咨登切,音增。《說文》隿?矢也。《玉篇》結繳於矢也。《周禮·夏官》矰矢用諸弋射。《註》矰,高也,可以弋飛鳥?!妒酚洝だ献觽鳌凤w者可以爲矰?!栋喙獭の鞫假x》矰繳相纏。《吳越春秋》吳師中軍素羽之矰,左軍朱羽之矰,右軍烏羽之矰?!对]》矰,短矢。韋昭曰:矢名。
又《韻會》通作繒。《三輔黃圖》佽飛具繒繳,以射鳧鴈?!对]》箭有綸曰繒繳,卽綸也?!都崱坊蜃鳌?/p>
矰【卷五】【矢部】
隿?矢也。從矢曾聲。作滕切
(矰)隿射矢也。周禮司弓矢云。矰矢、茀矢、用諸弋射。注云。結繳於矢謂之矰。矰、高也。茀矢象焉。茀之言刜也。二者皆可以弋飛鳥刜羅之也。前於重又微輕、行不低也。詩云。弋鳧與鴈。從矢。曾聲。作滕切。六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