碞yán(一ㄢˊ)
⒈ 古同“巖”,山石高峻。
⒉ 僭越,超過本分。
碞字UNICODE編碼U+789E,10進制: 30878,UTF-32: 0000789E,UTF-8: E7 A2 9E。
碞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room made of stone; watchtower
碞【午集下】【石部】 康熙筆畫:14畫,部外筆畫:9畫
《廣韻》五咸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魚咸切《韻會》疑咸切,音諴?!墩f文》磛碞也?!稌ふ僬a》用顧畏于民碞?!对]》碞,險也,顧視民情之碞險?!墩滞ā费悦袂閰⒉畈积R,會碞險可畏意??讉饔栙灾^小民僭差禮義,誤也。
又《韻會》魚音切,音吟。義同?!墩滞ā放c嵒巖同。
碞【卷九】【石部】
磛嵒也。從石品?!吨軙吩唬骸拔酚诿翊N?!弊x與巖同。五銜切〖注〗臣鉉等曰:從品與嵒同意。
(碞)磛碞也。磛碞各本作磛喦。非是。今依集韻、類篇正。磛碞猶上文之磛礹。積石高峻皃也。周書召誥。畏于民碞。某氏曰。碞、僭也。葢謂碞卽僭之假借字耳。從石品。品象石之?礹。品亦聲也。五銜切。七部。周書曰。畏于民碞。各本碞作喦。誤。今依集韻、類篇正。讀與巖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