稞kē(ㄎㄜ)
⒈ 〔青稞〕麥子的一種,粒大,皮薄,主要產在中國西藏、青海等地,是藏族人民的主要食品糌粑的原料,又可釀酒。亦稱“稞麥”、“元麥”。
稞字UNICODE編碼U+7A1E,10進制: 31262,UTF-32: 00007A1E,UTF-8: E7 A8 9E。
稞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形聲:從禾、果聲
grain ready for grinding; grain
◎ 稞 kē
〈名〉
青稞 [highland barley]。大麥的一種,粒大,皮薄,主要產于中國西藏、新疆、青海等地,可做糌粑,又可釀酒。如:稞麥
稞【午集下】【禾部】 康熙筆畫:13畫,部外筆畫:8畫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苦禾切,音科。靑州謂麥曰課。
又《唐韻》《集韻》胡瓦切,音踝。穀之善者。
又《集韻》魯果切,音裸。無皮穀。
稞【卷七】【禾部】
穀之善者。從禾果聲。一曰無皮穀。胡瓦切
(稞)穀之善者。謂凡穀顆粒俱佳者。廣韻云。淨穀。從禾。果聲。胡瓦切。古音讀如顆。十七部。一曰無皮穀。謂穀中有去稃者也。此義當讀如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