窋zhú(ㄓㄨˊ)
⒈ (物在穴中)欲出的樣子。
⒉ 空。
窋字UNICODE編碼U+7A8B,10進制: 31371,UTF-32: 00007A8B,UTF-8: E7 AA 8B。
窋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窋kū(ㄎㄨ)
⒈ 古同“窟”,洞穴:“公子光伏甲士于窋室中?!?/p>
窋【午集下】【穴部】 康熙筆畫:10畫,部外筆畫:5畫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竹律切,音絀。將出穴貌。一曰空也。
又《集韻》張滑切,音窡。物在穴中貌?!锻跹訅邸旍`光殿賦》綠房紫菂,窋?垂珠?!对]》窋,物在穴中貌。
又后稷子名不窋。
又《類篇》張刮切。穴中出貌。
又與窟同?!秴窃酱呵铩饭庸夥子诜斒抑小?/p>
窋【卷七】【穴部】
物在穴中皃。從穴中出。丁滑切
(窋)物在穴中皃。靈光殿賦曰。綠房紫菂。窋?垂珠。謂蓮房之實窋?然見於房外如垂珠也。上文云。反植荷蕖。故曰垂珠。從穴。出聲。丁滑切。十五部。后稷之子不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