笘shān(ㄕㄢ)
⒈ 折竹做的鞭子。
⒉ 古代兒童習字用的竹片。
笘字UNICODE編碼U+7B18,10進制: 31512,UTF-32: 00007B18,UTF-8: E7 AC 98。
笘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笘【未集上】【竹部】 康熙筆畫:11畫,部外筆畫:5畫
《唐韻》失廉切《集韻》詩廉切,音苫。《說文》折竹箠也。
又潁川人名小兒所書寫爲笘。
又《集韻》七甘切。
又《集韻》《類篇》處占切,音襜。義同。
又《廣韻》丁協切《集韻》託協切,音帖。也。
又《集韻》的協切,音。笘,?也。
笘【卷五】【竹部】
折竹箠也。從竹占聲。潁川人名小兒所書寫爲笘。失廉切
(笘)折竹箠也。折竹爲箠。箠之便易者也。從竹。占聲。失廉切。七部。按篇、韻丁頰切爲是。失廉誤也。潁川人名小兒所書寫爲笘。此別一義?;a下曰。書僮竹笘也。用此義。廣雅。笘、?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