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首頁 英語 近義詞 反義詞
    首頁字典

    笞的意思解釋

    笞
  • 拼音chī
  • 注音

  • 部首竹部
  • 部外筆畫5畫
  • 總筆畫11畫
  • 常用字現通表 標準字體

  • 五筆TCKF
  • 倉頡HIR
  • 鄭碼MZJ
  • 四角88603
  • 結構上下結構

  • 電碼4565
  • 區位8355
  • 統一碼7B1E

  • 筆順ノ一丶ノ一丶フ丶丨フ一筆順笞組詞
  • 基本解釋

    基本字義

    chī(ㄔ)

    ⒈  用鞭杖或竹板打:鞭笞。

    ⒉  古代用竹板或荊條打人脊背或臀腿的刑罰:笞刑。

    統一碼

    笞字UNICODE編碼U+7B1E,10進制: 31518,UTF-32: 00007B1E,UTF-8: E7 AC 9E。

    笞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    漢英互譯

    knout、scourge

    造字法

    形聲:從竹、臺聲

    英文

    bamboo rod used for beatings

    詳細解釋

    基本詞義

    chī

    〈動〉

    (1) (形聲。從竹,臺聲。本義:用竹板、荊條擊) 用鞭、杖、竹板抽打 [flog;beat with bamboo cane or wooden stick]

    笞,擊也?!墩f文》

    笞者可以教之也?!稘h書·刑法志》

    捶笞臏腳?!盾髯印ふ摗?/p>

    (2) 又如:笞楚(笞是竹片,楚是荊條。用竹片荊條等物責打);笞撻(用板子、棍子拷打);笞服(拷打而使屈服)

    詞性變化

    chī

    〈名〉

    古代用鞭子或竹板拷打的刑罰 [flog]。如:笞杖(笞刑用的木杖);笞決(用刑決獄)

    康熙字典

    笞【未集上】【竹部】 康熙筆畫:11畫,部外筆畫:5畫

    《廣韻》丑之切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抽之切,音癡。捶擊也。《前漢·法志》景帝六年詔曰:笞者,所以敎之也。其定箠令。丞相劉舍請笞者,捶長五尺,其本大一寸,其竹之末薄半寸,皆平其節。當笞者笞臋,毋得更人?!对]》如淳曰:然則先時笞背也。師古曰:毋更人,謂行笞者不更易人也?!短茣しㄖ尽窋嗒z之有五,一曰笞。笞之爲言恥也,凡過之小者,捶撻以恥之。漢用竹,後世更以楚?!稌吩粨渥鲾準且?。太宗甞覽《明堂針灸圖》,見人之五臟皆近背,詔罪人無得鞭背?!盾髯印ふ撈反?、笞臏腳?!对]》捶笞皆杖擊也。

    說文解字

    說文解字

    笞【卷五】【竹部】

    擊也。從竹臺聲。丑之切

    說文解字注

    (笞)擊也。疑奪所?二字。笞所以擊人者。因之謂擊人爲笞也。方言引傳曰。母之怒子也。雖折葼笞之。其惠存焉。後世笞杖徒流大辟五?。制於隨唐。至於今日。笞有名無實。從竹。臺聲。丑之切。一部。

    国产精品99r8在线观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