筊jiǎo(ㄐ一ㄠˇ)
⒈ 竹索。
⒉ 小簫。
⒊ 筍。
筊字UNICODE編碼U+7B4A,10進制: 31562,UTF-32: 00007B4A,UTF-8: E7 AD 8A。
筊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筊jiào(ㄐ一ㄠˋ)
⒈ 古同“珓”,迷信占卜的用具。
形聲:從竹、交聲
bamboo rope; bamboo object used
筊【未集上】【竹部】 康熙筆畫:12畫,部外筆畫:6畫
《廣韻》胡茅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何交切,音爻?!墩f文》竹索也?!妒酚洝ず忧峰洪L茭,沈美玉?!对]》竹葦絙曰筊?!稄V雅》筊,繩索也。
又簫名?!稜栄拧め寴贰反蠛嵵^之言,小者謂之筊。《註》十六管,長尺二寸。《疏》小者聲揚而小,故言筊。筊,小也。
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古巧切,音絞。義同。
筊【卷五】【竹部】
竹索也。從竹交聲。胡茅切
(筊)竹索也。謂用析竹皮爲繩索也。今之?纜也。漢溝洫志曰。搴長茭兮湛美玉。如淳曰。茭、草也。一曰竿也。臣瓚曰。竹索緪謂之茭。所以引置土石也。師古曰。瓚說是也。茭字宜從竹。風俗通、後漢禮儀志皆言葦筊。謂葦索也。從竹。交聲。胡茅切。二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