紼(紼)fú(ㄈㄨˊ)
⒈ 古代出殯時拉棺材用的大繩:執紼(送殯)。
⒉ 繩索。
⒊ 古同“紱”,系印的絲帶。
紼字UNICODE編碼U+7ECB,10進制: 32459,UTF-32: 00007ECB,UTF-8: E7 BB 8B。
紼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形聲:從纟、弗聲
large rope; rope attached to bier
◎ 紼
紼 fú
〈名〉
(1) 亂絲 [jumbled mass of silks or hemps]
紼,亂絲也。從系,弗聲?!墩f文》。
(2) 大繩 [big rope]
紼纚維之?!对姟ば⊙拧げ奢摹?/p>
(3) 特指下葬時引柩入穴的繩索 [cord guiding the hearse]
紼者,所牽持棺者也?!栋谆⑼ā?/p>
先君有所助執紼矣。——《左傳·昭公三十年》
助葬必執紼?!抖Y記·曲禮上》
(4) 通“韨”。蔽膝 [knee hide]
紼者,蔽也,行以蔽前?!熳又旖E,諸侯赤紼?!栋谆⑼āそE冕》
(5) 通“紱”。系印章或佩玉的絲帶。也代指官印 [silk ribbon]
吉疾病, 上將使人加紼而封之?!稘h書·丙吉傳》
(6) 又如:印紼(印章上的絲帶);釋紼(解開絲帶)
紼【未集中】【糸部】 康熙筆畫:11畫,部外筆畫:5畫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分勿切,音弗?!墩f文》亂糸也。
又《爾雅·釋水》紼,繂也?!对姟ば⊙拧方E纚維之?!秱鳌方E,縳也。
又《禮·曲禮》助葬必執紼?!对]》引棺索也?!夺屆窂那耙唤E。紼,發也,發車使前。
又與紱通。《前漢·丙吉傳》上將使人加紼而封之?!对]》師古曰:紼,繫印之組也。
又與芾通。《白虎通》紼者,蔽也,行以蔽前。天子朱紼,諸侯赤紼?!对姟吩疲褐旖E斯皇。
又云:赤紼在股?!鸢础对姟分旖E、赤紼皆作芾也。
又《集韻》芳未切,音費。《類篇》縕也?!队衿坊驈钠呑鳎嘧鹘?。
紼【卷十三】【糸部】
亂系也。從糸弗聲。分勿切
(紼)亂枲也。枲各本作系。不可通。今正。亂枲者、亂麻也??梢匝b衣??梢匀换稹?梢跃冎疇懰?。故采尗毛傳曰。紼、繂也。言用紼爲索也。從糸。弗聲。分勿切。十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