罰(罰)fá(ㄈㄚˊ)
⒈ 處分犯罪、犯錯誤或違犯某項規則的人:罰款。罰球。懲罰。罰不當罪(處罰過嚴或過寬,與所犯的罪行不相當)。
罰字UNICODE編碼U+7F5A,10進制: 32602,UTF-32: 00007F5A,UTF-8: E7 BD 9A。
罰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penalize、punish
獎,賞
會意:從詈、從刂
penalty, fine; punish, penalize
◎ 罰
罰、罸 fá
〈動〉
(1) (會意。小篆字,從刀,從詈( lì,罵人)。“刀”指刑法。本義:處罰,懲辦)
(2) 同本義 [penalize;punish]
罰,罪之小者。從刀、從詈,會意。未以刀有所賊,但持刀罵詈則應罰?!墩f文》
罰上報下之罪也。——《墨子經》
三讓而罰?!吨芏Y·司救》。注:“撻擊之也?!?/p>
小刑憲罰?!吨芏Y·司市》。注:“播其肆也。”
忠所罪以遇罰兮?!冻o·惜誦》
陟罰臧否,不宜異同?!T葛亮《出師表》
皆不應重罰。——清· 方苞《獄中雜記》
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。——唐· 魏征《諫太宗十思疏》
(3) 又如:罰規(處罰的規章);罰約(輸者受罰的約定);罰弗及嗣(懲罰罪犯,但不延及子孫)
(4) 對有過失、錯誤的處分 [be disciplined;take disciplinary action against]
如詩不成,罰依金谷酒數?!畎住洞阂寡缣依顖@序》
(5) 又如:罰爵(宴飲時,罰失禮者喝酒的酒器)
(6) 討伐;殺 [kill]
致天之罰。——《書·湯誓》
(7) 又如:罰極(因有罪而加以誅殺);罰罪(討伐或懲處有罪者);罰惡(懲治惡人);罰蔽(罰罪斷獄)
(8) 出錢贖罪 [buy]
五刑不筒,正于五罰——《書·五刑》
(9) 又如:罰鍰(納金贖罪);罰銅(納銅罰罪);罰贖(出錢贖罪);罰俸(官吏因犯罪而停發薪俸)
(10) 發誓 [swear;vow;pledge]
不是我竇娥罰下這等無頭愿,委實的冤情不淺?!?元· 關漢卿《竇娥冤》
◎ 罰
罰 fá
〈名〉
(1) 刑罰 [penalty;punishment]
掌受士之金罰,貨罰。——《周禮·職金》。注:“罰,罰贖也?!?/p>
則好賞惡罰之人,釋公行,行私求,比周以相為也?!俄n非子·有度》
(2) 又如:罰作(漢代刑罰之一。處輕罪犯以一年苦役);罰神(傳說主管刑罰之神)
罰不當罪,罰點球,罰金,罰酒,罰款,罰款,罰球,罰一勸百,罰則
罰【未集中】【網部】 康熙筆畫:15畫,部外筆畫:9畫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房越切,音伐。《說文》辠之小者。從刀從詈。未以刀有所賊,但持刀罵詈,則應罰。《春秋·元命包》罔言爲詈,刀詈爲罰。罰之言罔陷於害?!兑住ぴヘ浴穭t罰淸而民服?!稌巍肺宀?,正於五罰?!秱鳌烦鼋疒H罪。《周禮·地官·司救》凡民之有衺惡者,三讓而罰?!对]》罰謂撻擊之也。
又《韻補》葉扶廢切《江淹·齊高帝誄》綴機剟賊,輕章削罰。矜廣慈,合賤兼愛。愛字音炁?!鸢础墩f文》在刀部,今倂入。
(罰)辠之小者。辠、犯法也。罰爲犯法之小者。?爲罰辠之重者。五罰輕於五?。從刀詈。?意。房越切。十五部。未?刀有所賊。但持刀罵詈則應罰。說從刀詈之意。罰者、但持刀而詈則法之。然則?者謂持刀有所賊則法之。別其犯法之輕重也。初學記云。元命包曰。網言爲詈。刀守詈爲罰。罰之爲言內也。陷於害也。注云。詈以刀守之則不動矣。今作罰用寸。寸、丈尺也。言納以繩墨之事。初學記又云。元命包曰。?、刀守井也。飮水之人入井爭水。陷於泉。刀守之。割其情也。注云。井飮人、則人樂之不巳。則自陷於泉。故加刀謂之?。欲人畏懼以全命也。此二條皆引春秋元命包。今本初學記皆系諸說文。殊誤。觀玄應書卷卄一卄五引春秋元命包說?字與此同??梢哉溦印T频妒仡?、刀守井、則?罰不分輕重。古五罰不用刀也。故許說罰爲刀詈。犯法之小者。?爲井刀。執法之大者。一入刀部。一入井部。所以正緯說也?!鹛迫酥M淵作泉。亦或作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