羬qián(ㄑ一ㄢˊ)
⒈ 六尺長的羊。
⒉ 古代傳說中一種似羊而長馬尾的怪獸。
羬字UNICODE編碼U+7FAC,10進制: 32684,UTF-32: 00007FAC,UTF-8: E7 BE AC。
羬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羬xián(ㄒ一ㄢˊ)
⒈ 細角羚羊。
羬【未集中】【羊部】 康熙筆畫:15畫,部外筆畫:9畫
《廣韻》巨淹切《集韻》其淹切,音箝?!稜栄拧め屝蟆费蛄郀懥{?!对]》尸子曰:大羊爲羬,六尺。
又《玉篇》獸名。《山海經》錢來之山有獸焉。其狀如羊而馬尾,名曰羬羊,其脂可以已臘。
又《集韻》胡讒切,音咸。麙或從羊作羬?!额惼飞窖蚨笳?,細角。
又魚咸切,音嵒?!额惼方佳颍浯笳吡{。
麙【卷十】【鹿部】
山羊而大者,細角。從鹿咸聲。胡毚切
(麙)山羊而大者細角。此七字文理不順。疑有誤。當作山羊而大角者。從鹿。咸聲。胡毚切。七部。按釋獸說麙。與此絶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