耑duān(ㄉㄨㄢ)
⒈ 同“端”。
耑字UNICODE編碼U+8011,10進制: 32785,UTF-32: 00008011,UTF-8: E8 80 91。
耑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耑zhuān(ㄓㄨㄢ)
⒈ 同“專”。
specialized; concentrated
◎ 耑 duān
(1) “端”的古體字 [an ancient form of “端”]
已上則摩其旁,已下則摩其耑。——《周禮》
(2) 另見 zhuān
耑【未集中】【而部】 康熙筆畫:9畫,部外筆畫:3畫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多官切,音端?!墩f文》物初生之題也。上象生形,下象其根也?!对]》臣鉉等曰:中一地也?!对鲰崱肺镏滓??!吨芏Y·冬官考工記·磬氏》已下則摩其耑?!夺屛摹仿Z,本或作端。《集韻》端,通作耑。
又《集韻》昌緣切,音穿。罄穿也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·釋文》耑,劉又音穿?!虬凑f文耑自爲部,今從正字通倂入。玉篇古文端字。註見立部九畫。
耑【卷七】【耑部】
物初生之題也。上象生形,下象其根也。凡耑之屬皆從耑。多官切〖注〗臣鉉等曰:中,地也。文一
(端)直也。用爲發耑、耑緒字者叚借也。從立。耑聲。多官切。十四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