艪lǔ(ㄌㄨˇ)
⒈ 同“櫓”。
艪字UNICODE編碼U+826A,10進制: 33386,UTF-32: 0000826A,UTF-8: E8 89 AA。
艪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oar, scull; row
艪【未集下】【舟部】 康熙筆畫:21畫,部外筆畫:15畫
《正字通》同艣。
櫓【卷六】【木部】
大盾也。從木魯聲。樐,或從鹵。郎古切
(櫓)大盾也。盾、瞂也。?、盾也。秦風毛傳曰。伐、中干也。伐卽瞂。干卽?。櫓其大者也。釋名曰。盾大而平者曰吳魁。隆者曰須盾。櫓或假杵爲之。流血漂杵卽流血漂櫓也。從木。魯聲。郎古切。五部。
(樐)或從鹵。鹵聲也。始皇本紀亦假鹵爲之。天子出行鹵簿。鹵、大楯也。以大盾領一部之人。故名鹵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