芋yù(ㄩˋ)
⒈ 多年生草本植物,作一年生栽植培。地下有肉質的球莖,含淀粉很多,可供食用,亦可藥用。俗稱“芋奶”、“芋艿”、“芋頭”。
⒉ 指“馬鈴薯”:洋芋。
⒊ 指“甘薯”:山芋。
⒋ 指“荸薺”:烏芋。
芋字UNICODE編碼U+828B,10進制: 33419,UTF-32: 0000828B,UTF-8: E8 8A 8B。
芋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dasheen
形聲:從艸、于聲
taro
◎ 芋 yù
〈名〉
(1) (形聲。從艸,于聲。本義:植物名。俗稱“芋艿”)
(2) 同本義 [taro]
芋,大葉實根,駭人,故謂之芋也?!墩f文》
士卒食芋菽?!妒酚洝ろ椨鸨炯o》
其實葵菹芋。——《儀禮·士喪禮》
(3) 又如:芋火(煨芋的炭火);芋渠(大芋頭。同“芋魁”);芋荷(芋艿。因其葉似荷,故名。南方稱芋頭的葉及柄為芋荷);芋火(煨芋之火);芋郎君(摶芋酥作人形的食品);芋魁(芋的塊莖。泛指薯類植物的塊莖);芋魁豆飯(喻食物粗劣)
(4) 泛指薯類植物 [tuber crops]。如:山芋;洋芋
芋艿,芋頭
芋【申集上】【艸部】 康熙筆畫:9畫,部外筆畫:3畫
《唐韻》《韻會》王遇切《集韻》王矩切《正韻》羊茹切,音羽?!墩f文》大葉實根駭人,故謂之芋也?!独m博物志》芋以十二子爲衞,應月之數也。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士卒食芋菽?!端麟[註》芋,蹲鴟也。
又《儀禮·士喪禮註》齊人或名全菹爲芋。
又《廣韻》雲俱切,音于。草盛貌。
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匈于切《正韻》休居切,音吁。《揚子·方言》大也?!对姟ば⊙拧肪迂蟆!对]》香于反。
又火吳反?;蜃饔?。
又陳有芋尹,見《左傳》蓋以鳥名官。
芋【卷一】【艸部】
大葉實根,駭人,故謂之芌也。從艸虧聲。王遇切〖注〗徐鍇曰:“芌猶言。,驚辤,故曰駭人。”
(芋)大葉實根駭人。故謂之芌也。口部曰。吁、驚也。毛傳曰。訏、大也。凡于聲字多訓大。芋之爲物。葉大根實。二者皆堪駭人。故謂之芋。其字從艸于聲也小雅。君子攸芋。毛傳。芋、大也。謂居中以自光大。箋云。芋當作幠。從艸。虧聲。王遇切。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