芓zì(ㄗˋ)
⒈ 古同“茡”。
⒉ 堤。
芓字UNICODE編碼U+8293,10進制: 33427,UTF-32: 00008293,UTF-8: E8 8A 93。
芓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芓zǐ(ㄗˇ)
⒈ 古同“秄”。
芓【申集上】【艸部】 康熙筆畫:9畫,部外筆畫:3畫
《唐韻》疾置切,音字?!墩f文》麻母也。一曰芓,卽枲也。
又《博雅》隄也。
又《正韻》祖似切,音子。與耔通?!吨芏Y·天官》甸師帥其屬,而耕耨王籍?!对]》耨,蕓芓也。
又音慈?!肚皾h·食貨志》引《詩》曰:或蕓或芓。讀作平聲。
又《集韻》津之切,音茲。草名。蕓也。亦作茡。
芓【卷一】【艸部】
麻母也。從艸子聲。一曰芓即枲也。疾吏切
(芓)麻母也。見釋艸。今爾雅作茡。按釋艸云。?、枲實。枲實猶言麻實耳。儀禮傳云。牡麻者枲麻也。然則枲無實。芓乃有實。統言則皆偁枲。析言則有實者偁芓、無實者偁枲。麻母言麻子之母。喪服所謂苴。斬衰皃若苴。齊衰皃若枲。苴麤於枲矣。詩九月叔苴。則又麻子爲苴。從艸。子聲。疾吏切。一部。一曰。芓卽枲也。此字義之別說也。芓枲不分。故云枲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