葸xǐ(ㄒ一ˇ)
⒈ 害怕,畏懼:畏葸不前。
⒉ 不高興:“人言善而色葸焉”。
葸字UNICODE編碼U+8478,10進制: 33912,UTF-32: 00008478,UTF-8: E8 91 B8。
葸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形聲:從艸、思聲
afraid, bashful
◎ 葸 xǐ
〈形〉
(1) (形聲。從什,思聲。本義:畏懼的樣子) 同本義 [fear]
慎而無禮則葸。——《論語·泰伯》
(2) 又如:畏葸不前;葸葸(畏懼的樣子;小心謹慎的樣子)
葸【申集上】【艸部】 康熙筆畫:15畫,部外筆畫:9畫
《唐韻》胥里切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想里切,音枲?!队衿肺窇忠??!墩撜Z》愼而無禮則葸?!洞蟠鞫Y·曾子立事篇》人言善而色葸焉,近于不悅其言。《韻會》或作。
諰【卷三】【言部】
思之意。從言從思。胥里切
(諰)思之意。廣韻曰。言且思之。疑古本作言且思之意也。方言而又思之。故其字從言思。意者、?下意內言外之意。荀卿曰。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?己也。漢書諰作鰓。蘇林曰。讀如愼而無禮則葸之葸。鰓、懼皃也。按又作。又作偲。皆訓懼。與思訓義近。從言思。會意。思亦聲。思亦二字今補。胥里切。一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