藺(藺)lìn(ㄌ一ㄣˋ)
⒈ 多年生草本植物,莖細圓而長,中有白髓。莖可編席,莖心可燃燈及入藥。亦稱“燈心草”。
⒉ 〔馬藺〕多年生草本植物,葉堅韌,可系物,亦可造紙。根可制刷子。亦稱“馬蓮”、“馬蘭”。
⒊ 姓。
藺字UNICODE編碼U+853A,10進制: 34106,UTF-32: 0000853A,UTF-8: E8 94 BA。
藺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形聲:上形下聲
rush used for making mats; surnam
◎ 藺
藺 lìn
〈名〉
(1) 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,也稱馬藺 [Chinese iris],根莖粗,葉線形,花藍紫色。葉堅韌,可系物,又可造紙。根可制刷子
藺,莞屬,從草,閵聲。——《說文》
藺席。——《急就篇》
(2) 假借為“棱” [ridge;edge]
具藺石?!稘h書·晁錯傳》。如淳注:“城上雷石也?!?/p>
(3) 通“躪”。車輪碾壓 [trample]
徒車之所藺轢。——《漢書·司馬相如傳》
(4) 姓
藺相如
藺【申集上】【艸部】 康熙筆畫:22畫,部外筆畫:16畫
《唐韻》《韻會》良刃切,音吝。《說文》莞屬。《玉篇》似莞而細,可爲席。一名馬藺。
又地名。《史記·魏世家》敗趙北藺。
又姓?!锻ㄖ尽な献迓浴讽n厥孫康,食采于藺,因氏焉。相如爲趙上卿。
又《前漢·鼂錯傳》具藺石?!对]》城上雷石也。
藺【卷一】【艸部】
莞屬。從艸閵聲。良刃切
(藺)莞屬??蔂懴?。依韻會所引補三字。急就篇有藺席。從艸。閵聲。良刃切。十二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