藣bēi(ㄅㄟ)
⒈ 古書上說的一種草。
⒉ 古代跳舞者所執的牛尾。
⒊ 古代懸鐘磬架柱的飾物。
藣字UNICODE編碼U+85E3,10進制: 34275,UTF-32: 000085E3,UTF-8: E8 97 A3。
藣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藣【申集上】【艸部】 康熙筆畫:21畫,部外筆畫:15畫
《唐韻》彼爲切《韻會》班糜切《正韻》逋眉切,音陂?!墩f文》草也。
又《集韻》蒲糜切,音皮。部靡切,音被。義同。
又彼義切,音賁。筍飾?!稜栄拧め屍鳌缝钢^之藣?!妒琛缝概N玻幻?,舞者所執也?!都崱坊蜃鳌?。
藣【卷一】【艸部】
艸也。從艸罷聲。符羈切
(藣)艸也。爾雅釋器。旄謂之藣、作此字。假借爲麾字也。從艸。罷聲。符羈切。古音在十七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