虖hū(ㄏㄨ)
⒈ 〔嗚虖〕同“嗚呼”。
⒉ 古通“乎”(a.于:“休息虖昆侖之墟?!眀.語氣詞,表示疑問或感嘆:“寧令從諛承意,陷主于不誼虖?”)。
虖字UNICODE編碼U+8656,10進制: 34390,UTF-32: 00008656,UTF-8: E8 99 96。
虖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to cry; to shout; to howl
虖【申集中】【虍部】 康熙筆畫:11畫,部外筆畫:5畫
《唐韻》荒烏切《韻會》荒胡切,音呼?!队衿废徱?。
又歎辭也。《前漢·武帝紀》嗚虖,何施而臻此歟。《師古註》虖讀曰呼。
又水名?!渡胶=洝纺抉R之水,東北流注于虖沱。
又《類篇》後五切,音戸。人名?!肚f子·山木篇》孔子問子桑虖。
又《廣韻》況于切,音吁?;⒑鹨?。
又《集韻》乎,古作虖?!肚皾h·法志》引《論語》攝乎大國之閒作虖?!都橱鰝鳌穼幜顝恼槼幸庀葜饔诓涣x虖?!缎奂o》《書》不云虖:鳳皇來儀,庶尹允諧。
又《集韻》?經切,音馨。《周禮·夏官·職方氏》其川虖池嘔夷?!对]》虖,香切。池,徒多切?!墩f文》作。
虖【卷五】【虍部】
哮虖也。從虍聲?;臑跚?/p>
(虖)哮虖也??诓吭?。哮、豕驚聲也?;?、虎聲。通俗文曰?;⒙曋^之哮唬。疑此哮虖當作哮唬。漢書多假虖爲乎字。從虍。乎聲?;臑跚小N宀?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