螊lián(ㄌ一ㄢˊ)
⒈ 生長在海里的一種像蛤蜊的動物,肉可以吃:“或至海邊,拘螊、以資養。”
螊字UNICODE編碼U+878A,10進制: 34698,UTF-32: 0000878A,UTF-8: E8 9E 8A。
螊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螊【申集中】【蟲部】 康熙筆畫:16畫,部外筆畫:10畫
《唐韻》力鹽切《集韻》離鹽切,音廉?!墩f文》海蟲,長寸而白,可食?;ヒ娮衷]。
又《集韻》胡讒切,音函。義同。
又虛咸切,音醶。同,蛤屬。
螊【卷十三】【蟲部】
海蟲也。長寸而白,可食。從蟲兼聲。讀若嗛。力鹽切
(螊)海蟲也。長寸而白??墒?。按自螊至蜦八篆爲一類。皆介蟲也。其外有?。螊其小者也。長寸而白、謂其???墒?、謂其中肉也。本艸所謂?似蛤而長扁。與螊音同。玉篇曰。螊、小蚌??墒?。從蟲。兼聲。讀若嗛。按嗛戶監切。則當依玉篇胡緘切。古音當在七部。大徐、廣韻力鹽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