螕bī(ㄅ一)
⒈ 寄生在牲畜、禽鳥身上的虱子。
螕字UNICODE編碼U+8795,10進制: 34709,UTF-32: 00008795,UTF-8: E8 9E 95。
螕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螕pí(ㄆ一ˊ)
⒈ 〔螕蜉〕同“蚍蜉”,大螞蟻。
a tick, mite
螕【申集中】【蟲部】 康熙筆畫:16畫,部外筆畫:10畫
《唐韻》邊兮切《集韻》邊迷切,音。《說文》齧牛蟲也?!侗静荨放Nt,一名牛螕。
又與蚍通?!肚皾h·五行志》劉歆以爲蝝,螕之有翼者。孟康曰:螕,音蚍蜉。
又《集韻》或作,通作螕。
螕【卷十三】【蟲部】
齧牛蟲也。從蟲聲。邊兮切
(螕)齧牛蟲也。今人謂齧狗蟲。語亦同。通俗文曰。狗蝨曰螕。從蟲。聲。邊兮切。十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