豮(豶)fén(ㄈㄣˊ)
⒈ 鬮過的豬。
⒉ 閹割。
⒊ 公豬,亦泛指雄性牲畜。
豮字UNICODE編碼U+8C6E,10進制: 35950,UTF-32: 00008C6E,UTF-8: E8 B1 AE。
豮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形聲:從豕、賁聲
castrate pig
◎ 豮
豶 fén
〈名〉
(1) 閹割過的豬 [hog]
豮,羠豕也。從豕,賁聲?!墩f文》
豮豕之牙?!兑住ご笮蟆ち遑侈o》。劉注:“豕去勢曰豮?!?/p>
(2) 又如:豮豕(去勢的豬);游豮(游蕩的去勢豬)
豶【酉集中】【豕部】 康熙筆畫:19畫,部外筆畫:12畫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符分切,音墳?!墩f文》羠豕也?!队衿窢弦??!稜栄拧め尗F》?豶?!妒琛坟r,犍豬也?!兑住ご笮蟆坟r豕之牙。吉。《疏》豶,除也。除其牙也。《釋文》豕去勢曰豶。《程傳》豕之有牙,百方制之,終不能使攺,惟豶其勢,則性自調伏,雖有牙亦不能爲?!鸢础墩f文》本作豶,當入十三畫。《字彙》省作豶,又別作、獖,非。豶從作。
豶【卷九】【豕部】
羠豕也。從豕賁聲。符分切
(豶)羠豕也。羠、騬羊也。騬、犗馬也。犗、騬牛也。皆去勢之謂也?;蛑^之?。亦謂之犍。許書無此二字。周易大畜。六五。豶豕之牙。虞翻曰。?豕稱豶。今俗本?譌作劇。從豕。賁聲。符分切。十三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