賫jī(ㄐ一)
⒈ 持;帶;送?!稇饑?#x2022;齊策四》:“ 齊王 聞之,君臣恐懼,遣太傅赍黃金千斤,文車二駟,服劍一,封書謝 孟嘗君 ?!?/p>
⒉ 抱著,懷著。 唐 黃滔 《祭崔補闕文》:“賫志歿地,其痛何如?”
賫字UNICODE編碼U+8CEB,10進制: 36075,UTF-32: 00008CEB,UTF-8: E8 B3 AB。
賫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賫【備考·酉集】【貝部】 康熙筆畫:15畫,部外筆畫:8畫
《字彙補》俗齎字。
齎【卷六】【貝部】
持遺也。從貝齊聲。祖雞切
(齎)持遺也。周禮掌皮。歲終則會其財齎。注。予人以物曰齎。今時詔書或曰齎計吏。鄭司農云。齎或爲資。外府。共其財用之幣齎。注。齎、行道之財用也。聘禮曰。問幾月之齎。鄭司農云。齎或爲資。今禮家定齎作資。玄謂齎資同耳。其字以齊次爲聲。從貝變易。古字亦多或。玉裁按。此鄭君不用許書說。謂齎資一字。聲義皆同也。許則釋資爲貨。釋齎爲持而予之。其義分別。不爲一字。近人則訓齎爲持矣。從貝。聲。祖雞切。十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