跛bǒ(ㄅㄛˇ)
⒈ 腿或腳有病,走路時身體不平衡,瘸:跛腳。跛子。跛行。跛鱉千里(喻本身條件再差,只要不懈努力,終能獲得成功)。
跛字UNICODE編碼U+8DDB,10進制: 36315,UTF-32: 00008DDB,UTF-8: E8 B7 9B。
跛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lameness
形聲:從足、皮聲
lame
◎ 跛 bǒ
〈動〉
(1) (形聲。從足,皮聲。本義:瘸,腿或腳有毛病)同本義 [walk lamely]
跛,行不正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立毋跛?!抖Y記·典禮上》
眇能視,跛能履?!兑住ぢ呢浴?/p>
此獨以跛之故?!痘茨献印と碎g訓》
(2) 又如:跛足(腳殘廢有病。同跛腳、瘸腿);跛蹇(一腳殘廢);跛蹩(跛行);跛蹶(失足跌倒)
◎ 跛 bǒ
〈名〉
(1) 瘸腿的人 [lame person]
盲跛不能講,死亡在遲速。——梅堯臣《田家語》
(2) 又如:眇跛(瞎子與瘸子)
跛鱉千里,跛行,跛子
跛【酉集中】【足部】 康熙筆畫:12畫,部外筆畫:5畫
〔古文〕?《唐韻》布火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補火切,音播?!墩f文》行不正也。一曰足排之?!镀!纷闫珡U。《易·履卦》跛能履。《禮·問喪》跛者不踴。《穀梁傳·成元年》衞孫良夫跛。
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彼義切《正韻》兵媚切,音賁。偏任也?!抖Y·曲禮》立毋跛?!对]》跛,偏也。
又《禮器》有司跛倚以臨祭。《註》偏任爲跛,依物爲倚。
又《集韻》滂禾切,音頗。人名?!额惼烦兴e跛。
跛【卷二】【足部】
行不正也。從足皮聲。一曰足排之。讀若彼。布火切
(?)蹇也。足部曰。蹇者、?也。二篆爲轉注。?俗作跛?;蛞哉慈胱悴?。致正俗複出。非也。今之經傳有跛無?。王制、公羊、穀梁傳皆作跛。從尢。皮聲。布火切。十七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