郄qiè(ㄑ一ㄝˋ)
⒈ 姓。
郄字UNICODE編碼U+90C4,10進制: 37060,UTF-32: 000090C4,UTF-8: E9 83 84。
郄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郄xì(ㄒ一ˋ)
⒈ 古同“郤”,姓。
形聲
◎ 郄 xì
〈名〉
(1) (同“郤”。也作“隙”)
(2) 空隙;裂縫 [crack]
郄,同隙。——《正字通》
刺郄中大脈,令人仆,脫色?!端貑枴?/p>
(3) 古地名 [Xi,a fief]
郤,地名。晉大夫 叔虎邑?;蜃髹??!都崱?/p>
郄【酉集下】【邑部】 康熙筆畫:13畫,部外筆畫:6畫
《集韻》《正韻》乞逆切,音。與郤同。地名。
又姓。《集韻》晉大夫郄獻子,食邑于郄,因氏。通作郤,與卩部?別。
又與同?!妒酚洝堘屩畟鳌冯m錮南山,猶有郄?!肚皾h書》作?!肚f子·知北遊》若白駒之過郤。
郤【卷六】【邑部】
晉大夫叔虎邑也。從邑谷聲。綺切
(郤)晉大夫叔虎邑也。叔虎之子曰郤芮。以邑爲氏。從邑。谷聲。綺?切。古音在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