銒xíng(ㄒ一ㄥˊ)
⒈ 古代的一種酒器,似鐘,頸長。
⒉ 古通“鉶”,古代盛羹的器皿。
⒊ 古同“鋞”,溫器。
⒋ 古代稱井陘山為“銒山”。
銒字UNICODE編碼U+9292,10進制: 37522,UTF-32: 00009292,UTF-8: E9 8A 92。
銒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銒【戌集上】【金部】 康熙筆畫:14畫,部外筆畫:6畫
《廣韻》戸經切《韻會》乎經切,音形。《說文》似鍾而頸長。從金幵聲。一曰酒器。
又《集韻》經天切,音堅。人名。《荀子·非十二子篇》是墨翟宋銒也。
又《集韻》與鉶通。詳鉶字註?!都崱坊蜃?。
銒【卷十四】【金部】
似鍾而頸長。從金幵聲。戶經切
(銒)佀鍾而長頸。鍾俗本作鐘。今從宋本。鍾者、酒器。見下。此以相聯爲文矣。用此知古酒鍾有腹有頸。葢大其下小其上也。從金。幵聲。戸經切。古音當在十二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