鞄páo(ㄆㄠˊ)
⒈ 古指制皮革的工人。
⒉ 古同“匏”,八音之一。
⒊ 古同“枹”,鼓槌。
⒋ 姓。
鞄字UNICODE編碼U+9784,10進制: 38788,UTF-32: 00009784,UTF-8: E9 9E 84。
鞄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to work hides; leather bag
鞄【戌集中】【革部】 康熙筆畫:14畫,部外筆畫:5畫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匹角切,音璞?!墩f文》柔革工也。讀若樸?!吨芏Y·冬官考工記·攻皮之工函鮑韗韋裘註》鮑,或爲鞄。倉頡篇有鞄?!夺屛摹缝帲W切。劉音僕。
又《唐韻》蒲角切《集韻》弼角切,音雹。
又《集韻》蒲沃切,音僕。
又匹沃切,砲入聲。
又《廣韻》薄交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蒲交切,音庖。
又《廣韻》蒲巧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部巧切,音鮑。
又《廣韻》防敎切《集韻》皮敎切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步敎切,音鉋。義同。字原作北下宛。鞄或鞄?。
鞄【卷三】【革部】
柔革工也。從革包聲。讀若樸?!吨芏Y》曰:“柔皮之工鮑氏?!膘巺u鮑也。蒲角切
(鞄)柔革工也。從革。包聲。蒲角切。古音在二部。讀若樸。樸在三部。合音?近。劉昌宗音僕。周禮曰。柔皮之工鮑氏。鮑卽鞄也。鮑鞄字舊互譌。今正??脊び?。攻皮之工五。函鮑?韋裘。先鄭云。鮑讀如鮑魚之鮑。書或爲鞄。蒼頡篇有鞄?。又鮑人之事。後鄭云。鮑、故書或作鞄。許云鮑卽鞄者、謂周禮之鮑卽蒼頡篇之鞄。鞄正字。鮑假借。?部云。易曰突如其來如。不孝子突出。不容於內也。?卽易突字也。謂?正字。突假借。文意正相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