駂bǎo(ㄅㄠˇ)
⒈ 毛色黑白相雜的馬。
駂字UNICODE編碼U+99C2,10進制: 39362,UTF-32: 000099C2,UTF-8: E9 A7 82。
駂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駂【亥集上】【馬部】 康熙筆畫:14畫,部外筆畫:4畫
《廣韻》博抱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補抱切,音寶?!队衿敷P馬雜毛,今之黑驄也?!稜栄拧め屝蟆敷P白雜毛駂?!对]》今烏驄?!都崱坊蜃??!墩滞ā钒丛娻嶏L,叔于田,乗乗鴇。從鳥從馬,古通。周禮,馬八尺以上曰龍。爾雅:二目白曰魚,馬可以名龍名魚,則鴇亦可曰駂。舊註云不宜從鴇,誤。
鴇【卷四】【鳥部】
鳥也。肉出尺。從鳥聲。?,鴇或從包。博好切
(鴇)鴇鳥也。鴇見詩、禮記。陸疏曰。連蹄。性不樹止。肉出尺胾。未聞。按內則鵠鴞判。謂脅側薄肉也。鵠或爲鴇。鴇胖在不利人之列。此云出尺胾者、葢謂去此尺胾不食。其餘可食。從鳥。聲。博好切。古音在三部。
(?)鴇或從包。古聲包聲同在三部。管子、周禮注皆作。